第116章 帝王之术!平衡之道!大皇子!
萧云璟看着满朝文武,脸色淡漠。
无论是大皇子还是文武百官,实际上根本不在意北疆之事。
如果他们在意北疆之事,此刻应该各自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而不是在争论大皇子到底能不能掌兵。
想到这,他冷哼一声,“北方蛮子大举入侵我大晟王朝,在我北方重镇打草谷!”
“你等不思御敌之策,反而在争论大皇子的掌兵之事!”
“难道满朝文武,就没有人关心北方百姓的安危吗?”
“哼!如果众卿皆是如此,那么朕就要考虑是不是要换一批可用之才了!”
听到皇上萧云璟的话语,本来还吵个不停的文武百官皆是噤声!
他们一个个内心一咯噔,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关注的重点变了。
萧云璟确实想要在两位皇子间选出一位明君,他们的站位谁,全凭皇子们各自的努力。
但是前提是,不能影响当朝的运转。
别忘了,皇上萧云璟还在呢!
大家转头看向周围,发现有不少朝廷记录的官员。
一瞬间,大家脑门上冷汗直流,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已经被言官记录下来!
如果皇上查阅后,要秋后算账……
一瞬间,大家脑海中纷纷开始回忆,刚才在朝堂上是否有僭越遗漏之语。
甚至有一部分官员则赶忙想着有何补救之策。
“回禀陛下,臣有一策……”
“回禀陛下……”
“陛下……”
一瞬间,满朝文武纷纷开口献策。
哪怕是大皇子与二皇子,也恭敬的抱拳,“回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萧云璟点了点头,脸色这才好看不少。
“咳咳~”
不过因为刚才气急攻心,气血上涌,不由的咳了几声。
他这几声咳嗽,却让文武百官都是眼神一凛,有着别样的想法。
大皇子与二皇子看到这一幕则互相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里的野心。
华夏数千年来,没有人拒绝的了那个位置。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太祖皇帝萧景琰打下了大晟的疆土,文惠皇帝萧云璟则与民同休,让大晟国力强盛。
而他们作为大晟的第三世,都想着在继位后,让大晟更上一层楼。
作为帝王,无论是活着的时候权倾天下,掌亿万人生死。
死后,更能留名青史!
无论留下的是恶名还是骂名,至少能留在史书里。
而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终定下了基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现任命大皇子萧明睿为平蛮大将军,率领10万大军与山西太原卫汇合!”
“任命镇国公林镇平为镇西大将军,同时率领10万大军与陇西凉州卫汇合!”
“……”
“命燕王萧启桓调度大同卫、铁岭卫御守国门……”
“……”
“清缴北方蛮夷,平定祸端,钦此!”
总而言之,就是让大皇子前往山西、镇国公前往陇西。
一方面大皇子去山西地界,也是局中位置,左右都有照应风险最小。
另一方面,镇国公的两位世子本就在凉州卫当中,那里也是镇国公的势力范围。
让镇国公去平乱,效果最佳。
至于北直隶顺天府与辽东那边听说只有骚扰,并没有大量主力部队。
在萧云璟以及文武百官看来,北直隶与辽东那边,应该只是幌子。
至于诏书中,为何提到燕王,也是为了权衡两者,平衡大皇子与二皇子之间的手段。
毕竟燕王才到顺天府,就三千将士。
在京都所有人看来,这三千将士,到了顺天府,很快就会缺乏锻炼,养尊处优,从精锐变为寻常。
所谓让燕王调度,也并没有下发什么虎符等调度兵权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一种口头上让大家找燕王汇报的意思。
当然,毕竟圣旨上写了,所以也算是有一点效力。
这一点上,萧云璟还是运用了帝王之术,平衡之道。
大皇子虽然掌兵,但是二皇子你也别急,他只是一个“将军”,而不是边疆四路的总指挥。
西北有镇国公,东北有燕王,中部才是大皇子。
“儿臣萧明睿(微臣林镇平),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皇子萧明睿单膝跪地接旨时,低下的头颅中,眼神微闪!
内心暗道:“父皇,您依旧还是如此!”
“平衡,平衡,再平衡!”
“可是皇位之争,太子之争,国本之争,本就是为了选出最强的那一个!”
“您这样一直平衡,真的想从我和老二中选一位太子出来吗?”
大皇子萧明睿在朝堂上,看似英武平静,实际上早年在战场上,也是一位万人敌的将军,性格直爽。
上马杀敌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一些名将也自认不如大皇子。
只不过在回京期间,在朝堂上,才收敛不少。
而当今皇上萧云璟虽然也能上马杀敌,但更多不是以勇武,而是以智勇著称。
所以对于大皇子这种开疆拓土类型的,依旧有所保留。
萧云璟不知道,他这些年一直维持着平衡,其实已经让大皇子与二皇子都不满了。
当大皇子起势,皇上就会偏向二皇子。
当朝中文官偏向二皇子,皇上又会给予大皇子一些战事,令其沙场立功。
以至于这些年下来,大家都下意识的把大皇子认为军方派系,二皇子为文官派系。
确实!
这样一来,大家也好做出选择,大晟的第三世到底是向往扩张,开疆拓土!
还是说,继续休养生息,积蓄国力!
“可是,这和当初父皇与叔伯之争,可谓天差地别啊!”
大皇子接过圣旨,内心却思绪万千。
太祖皇帝爷爷,当初可是真的没有偏袒任何人,最终萧云璟胜出,也直接宣布其为太子,文武百官无有不服。
可是到了第三世,也就是他们这一辈。
萧云璟这么平衡下去,未来难道要让老三、老五乃至老九上位?!
萧启桓如果在这里,知道大哥萧明睿所想,估计就会联想到前世的唐朝。
毕竟李二也是把太子与魏王都给废了,最终是老九李治继位!
萧明睿接过圣旨后起身,回头望向文武百官。
有激动,有闪躲,有漠不关心!
他内心暗道:“父皇,既然你做不出选择,儿臣就替你选!”
(https://www.xxxqq.cc/4850/4850608/4364855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