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9章 街溜子工作

第9章 街溜子工作


一九五一年初夏,四九城的槐花开得正盛,香气弥漫在大街小巷。

何雨柱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腋下夹着个不起眼的蓝布包袱,在南锣鼓巷口犹豫了片刻,终于转身朝着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方向走去。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地方。灰色的砖墙,森严的门岗,还有门口那块白底黑字的牌子,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威严。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同志,我找领导反映情况。"他对值班的干事说,声音刻意放得平稳。

值班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干事,抬头打量了他一眼:"登记一下,什么事?"

何雨柱拿起笔,在登记簿上工工整整写下自己的名字:

"关于三年前的一桩旧案,涉及汉奸乔仁堂。"

年轻干事愣了一下,随即起身:"你等等。"

不多时,一个四十多岁、面色黝黑的中年干部从里间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军装,没戴领章,但腰板笔直,眼神锐利得像要把人看穿。

"我是治安处二科科长,姓陈。"他在何雨柱对面坐下,"你说乔仁堂?"

"是。"何雨柱把包袱放在桌上,慢慢打开。

包袱里是三样东西:一把保养良好的美制M1911手枪,一幅卷起的古画,还有一个用针线装订的小本子。

"陈科长,"何雨柱语气平静,"三年前,一九四八年秋天,我杀了汉奸乔仁堂。这是从他那里拿来的。"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几个原本在伏案工作的干事都抬起头,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何雨柱身上。

陈科长先拿起那把手枪,动作熟练地退出弹夹,检查枪膛,又对着光线看了看枪号。

接着他展开那幅画,这是一幅绢本山水,笔法老练,右下角还盖着几个收藏印。

"继续说。"陈科长的声音依然平稳。

"那年秋天,我偶然听到乔仁堂和几个陌生人在茶馆密谋,说要破坏城防工事。"

何雨柱说得不紧不慢,"当时北平还没解放,我人微言轻,告发无门。但想到他可能要祸害老百姓,我就决定自己动手。"

他顿了顿,观察着陈科长的表情。对方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专注地听着。

"我盯了他好几天,摸清了他的作息。那晚他一个人在书房,我翻墙进去,正好撞见他在发报。"

何雨柱继续说道,"我就动了手,我把他制服后,怕他日后报复,就把房梁弄塌了。"

陈科长终于开口:"为什么现在才来报告?"

"以前不敢。"何雨柱坦然道,"现在军管了,我相信政府。而且..."

他翻开那个小本子:"我这几天在街上转了转,发现几个可疑的人。鼓楼东大街新开张的'德顺杂货铺',掌柜的姓李,右手虎口有厚茧,明显是长期握枪留下的;后海边上有个钓鱼的老头,每天雷打不动坐在同一个位置,可从来钓不上鱼,专盯来往船只;还有煤渣胡同那个卖糖葫芦的,摊子摆在邮政局对面,眼睛总往人家院子里瞟..."

陈科长接过本子,仔细翻看着。上面用铅笔详细记录着时间、地点、人物特征,甚至还画了简易的方位图。

"这些都是你发现的?"

"是。我在丰泽园干了这些年,别的本事没有,就是眼睛毒,记性好。"

何雨柱说,"街面上三教九流的人都打过交道,什么人该是什么样,我一眼就能看出个七八分。"

陈科长沉思片刻,突然站起身:"你跟我来。"

测试开始了。

陈科长带着何雨柱来到院子里,正好门口有两个人经过。

"你看他们一眼。"陈科长说。

何雨柱迅速扫了一眼。两人都是普通打扮,一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正说着话往门外走。

"高个子左手袖口有油渍,指甲缝里也有,应该是机修工;矮个子裤腿沾着石灰点,鞋帮上都是灰,像是建筑工地的。"何雨柱不假思索地说。

陈科长点点头,示意一个干事去核实。很快消息传回来:完全正确。

接着是听力测试。陈科长把何雨柱留在办公室外,自己进去关上门。过了一会儿,他开门让何雨柱进来。

"我刚才说了什么?"

"您说了两句话。"何雨柱回答,"第一句是'把窗户关上',第二句是'明天去前门'。"

旁边的干事露出惊讶的表情。陈科长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不错。最后一个问题:会用枪吗?"

"不会。"

"想学吗?"

"想。"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何雨柱就跟着警卫班去了城外的靶场。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枪械。

"这是汉阳造,这是三八大盖。"警卫班长是个憨厚的东北汉子,耐心地给他介绍,"你先从汉阳造开始学。"

第一次握枪,何雨柱的手抖得厉害。

砰的一声枪响,后坐力震得他肩膀发麻,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肩膀顶住枪托!呼吸要稳!"班长大声指导,"别紧张,就当是炒菜颠勺!"

何雨柱被这个比喻逗笑了,心情放松了不少。

他重新端起枪,按照指导调整姿势。第二发、第三发...虽然还是脱靶,但至少能感觉到进步。

中午休息时,他手上已经磨出了水泡。班长扔给他一盒蛤蜊油:"抹上,明天接着练。"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白天在靶场苦练,晚上就对着墙练习瞄准姿势。

到第三天,他已经能十发七中。第七天考核时,连移动靶也能打中大半。

没法用异能定位,没那功能。

"还行,"陈科长看着靶纸,"至少不会误伤群众。"

考核通过的当天,何雨柱领到了两张证件:

一张是盖着大红印章的工作证,上面写着"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治安处特勤员";另一本是持枪证,允许他携带那把手枪。

工资?不重要。

"记住,"陈科长严肃地交代,"你的任务是暗中调查,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不要穿制服,不要暴露身份。每周一来汇报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可以来找我。"

何雨柱把证件仔细收好,别上手枪,走出了军管会大门。

午后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

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枪,感觉不错。

从今天起,他就是个有证的"街溜子"了。


  (https://www.xxxqq.cc/4850/4850919/4352943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