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四合院:何大清刚想跑就被按住了 > 第1章 刚来就杀个汉奸

第1章 刚来就杀个汉奸


何为哲是个21世纪的短视频博主,主要是给自家的拳馆当宣传。

收了一批学生,悉心教导。

他精通八极拳,八卦掌,都是童子功。

教导学员第一课,就是给出一张图,让他们知道,打什么部位,该赔多少钱。

有天晚上他在武馆看完《情满四合院》电视剧后,在网上搜了不少资料,越看越愤怒,一拳把平板干碎了!

血流在手腕上,没想到手腕上的玉制手串一直在吸他的血,拉都拉不开。

于是,他成了第一个因为外挂到账而被吸血而死的幸运儿。

淦!

好在临死之前知道外挂是个空间,能种植,地很小只有两亩地。

有个仓库1000立方米。

能用意念收取半径三十米内的东西,无奈无法出门购物了,只好把武馆里的重要东西都一扫而空。

再次醒来已经是一个清晨,何为哲融合记忆后发现,现在还是1948年9月。

他成了《情满四合院》中的大冤种何雨柱。

好吧,还是刚被安上傻柱称号的何雨柱,13岁。

但何为哲还是很快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适应力极强。

他环顾四周,一间小厢房,是四合院中院东厢房靠正房的一间。

何大清带着雨水住在正房。

盘点了空间,只有一些常用药,一些杂物,手机电脑什么的,用不上。

起床洗漱,尽量装作跟以前一样的跟何大清和雨水一起吃了早饭。

窝窝头配咸菜,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早饭,有些人现在还只吃两餐。

何大清果然如同大家说的一样,现在还没大眼泡,一枚帅大叔。

雨水养的不错,四岁女娃娃萌萌哒。

何大清现在没事干,好在有点积蓄,将就着能活,只是心底也很犯愁,不知道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现在外面风声鹤唳,大部分人也不会出门,南锣鼓巷95号院也是一样。

白天何雨柱还看了一眼主要人物,除了许富贵一家人,贾家,其余的大部分人物都还没进场呢。

包括道德天尊易中海,算盘精转世阎埠贵。

院子里没多少人,整个院子除了何家,基本上都是后院聋老太的私产。

贾东旭还没死,长得还挺帅,贾张氏还没后来那么狂。

对于聋老太,网上说什么的都有,说他是敌特的都有,但何雨柱记忆里,只是一个活的精致的老太太。

但这是乱世啊!活的精致,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要知道,大部分人都还吃不饱饭呢。

跟何家来往不多,也没有叫何雨柱什么耷拉孙之类的令人恶心的称呼,何为哲不喜欢这个老太太。

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何雨柱(何为哲)知道明年北平就和平解放了,现在找那些人“借”点钱,他们想来应该不会介意的。

白天还是正常跟着何大清模拟学厨,这个也是何雨柱的童子功,何大清鲁菜出身,教的也是鲁菜。

何雨柱基本出师了。

最近正给何雨柱找川菜师傅,类似交换生那种,不用正经拜师。

夜色下的南锣鼓巷95号院静悄悄的。何雨柱悄无声息地翻出院墙,身影没入黑暗。

他白天偷偷出去了一趟,已经摸清了汉奸乔仁堂的宅子方位。

乔家高墙大院,门口有守卫。

何雨柱绕到后院墙根,像猫一样贴着阴影移动。

他听到内院传来乔仁堂训斥下人的声音,中气十足。

何雨柱在二十米外停下,目光锁定书房窗口。收。紧闭的窗栓没了。他视线转向书房内部。

红木书桌上摆着一把手枪,收。枪没了,书桌里放着的十几盒子弹也没了。

书架顶上一个不起眼的木盒。收。盒子没了。

墙壁上挂着一幅画。收。画没了,露出后面的嵌墙式保险柜。

收。厚重的保险柜门直接消失,里面塞满的金条和美钞瞬间清空。

乔仁堂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前院叫嚣。何雨柱目光扫过屋顶。收。固定瓦片的木榫断了几根。

收。支撑屋檐的一根椽子没了。收。连接廊柱的石基座消失了。

前院突然传来令人牙酸的木材断裂声,接着是瓦片稀里哗啦的坠落声和一声短促的惨叫,然后一切归于寂静。

下人们惊呼着“老爷被塌下的屋檐砸了!”乱成一团。

何雨柱没停留,转身去了侧面的仓库。两个守卫正伸着脖子往前院张望。

收。仓库大门沉重的铁锁没了。他走进去,视线所及,堆成山的米面布袋、码放整齐的洋酒木箱、装着古董瓷器的锦盒、一片接一片地消失。

整个过程只有物品消失时极轻微的空气流动声。

守卫毫无察觉,还在低声议论前院的突发状况。

何雨柱离开了乔宅,如同他来时一样无声无息。

回到南锣鼓巷95号院自己那间小屋时,远处的混乱才刚刚开始。

他关好门,开始在空间里清点。

书桌上收来的是一把M1911手枪。

木盒里是上好的翡翠扳指和田黄石章。从保险柜和仓库得来的有:大黄鱼金条八十五根,小黄鱼一百二十根,美钞四万,日元三十万,袁大头几万枚,极品龙井茶砖五十斤,白米白面各一百袋。

一波肥。

外面隐约传来巡警的哨音。何雨柱把东西在空间内归置好,熄了煤油灯,躺回床上,从容入睡。

院子还是那个院子,仿佛他只是起夜解了个手。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便天天练习颠勺,无奈由于没有食材,只能练习这个。

一边慢慢摸索空间的各种用法,总结下来就是,只能收取死物,自带扫描功能,但需要耗费精神力,用久了脑袋发昏。

空间里有两亩地,还有一个茅草屋,一口鱼塘,一口井。何雨柱没急着种点什么,主要是现在出门很不方便。

慢慢往厨房偷渡点食物过去,每次都不多,何大清是个马虎人,没有发现什么不对。

四九城在1949年1月和平解放了,何大清找到娄半城,进了娄氏轧钢厂当大厨,平时带着雨水上工。

也联系到了丰泽园的师兄,把何雨柱送进去学川菜。

因为他觉得鲁菜太高端,川菜亲民,这点倒是没有说错。

何雨柱无所谓,在哪过不是过?也没兴趣继续读书,现在的教材……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他又不是原主,话不多,何大清也没当回事。

十三岁的孩子,读书又读不进去,学个手艺,起码饿不死人。毕竟不是有句话:“荒年饿不死厨子”

在这点来说,何大清做的还算到位。


  (https://www.xxxqq.cc/4850/4850919/4352944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