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科技狠活没人吃,拿去古代卖疯了 > 第69章 白花花的挂面

第69章 白花花的挂面


这碗咸豆浆豆香味极其浓郁,将碗中的所有调料味完美融合进去,喝上一口,胡老爷子就仿佛回到了从前。

那时他还年轻,每天早上喝一碗咸豆浆就去干活。

现在家里富裕了,但这个味道却几十年都再没找到过了。

“真好喝。”胡老爷子一边用筷子捞碗里的料,一边端着碗慢慢顺边喝着豆浆。

家里其他人笑着说:“有这么夸张吗?”

却又在尝到豆浆香气的瞬间,加快了喝豆浆的速度。

这豆浆香得浓郁而纯粹,喝到嘴里,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来,它的香就是来自古老的黄豆,不掺杂其他任何东西。

为了突出豆浆的原味,里面甚至连糖都没有放。

还是老爷子慧眼识珠,夏老板店里的老品种古法豆浆,果然非同凡响。

早上9点刚过,孟佩兰昨晚泡的10斤黄豆已经全部消耗完,保温桶里的豆浆也都卖空了,只有她提前留出来给夏云淑的那杯,还放在台面上。

孟佩兰将卫生打扫干净,冲洗好石磨,不到9点半,就关门回家歇着去了。

她躺在床上伸了个懒腰,一早上2个半小时,净赚150,其中半小时还是在悠悠闲闲地打扫卫生。

这日子,真是爽,跟着云淑,挣钱都变成了轻松事。

回想过去,电子厂流水线打工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遥远得她都想不起细节。

中午,夏云淑叫了粤式早茶的酒楼送外卖来家里,与补完觉的孟佩兰美美地大吃一顿。

夏云淑问她:“怎么样,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孟佩兰点头,“可以,还挺轻松的,除了豆浆锅得一直看着免得糊锅。”

夏云淑:“那就好,我去找找看能不能买一个自动翻搅的工具,这样你就不用一直看锅了。”

孟佩兰:“多谢陛下!”

吃完饭再歇了一会儿,夏云淑就开车去批发市场进货了,现在她在赵家村每天要忙活的事情不少,去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了。

但是相应的,她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夏云淑踩下油门,心想,这可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不过她今天出门这么早,是因为有件重要的事要去做——

她要找个汽修厂,将面包车的后座卸掉,没有座椅的阻碍装货更方便。

卸掉座椅后,除了主驾和副驾,面包车的后空间全部可以装货,显得非常宽大。

夏云淑满意地点点头,往批发市场去了。

先装方便面,再装油饼和糖糕,然后是鸡蛋和淀粉肠,接着去装挂面,最后在市场门口拿上香酥烤鸭,齐活。

为了称挂面方便,她还特意买了个智能电子秤。

大槐树下,赵家村和下河村的人已经等着了,他们今天又背来不少黄豆,这会正在盼着夏云淑来和他们交换。

白色面包车一出现,就有人惊喜地喊起来:“夏姑娘的座驾到了!”

村人们抬头一看,立即动起来,自觉分成几摊开始排队。

桂花婶子春春秋霜等人,也做好了上岗的准备。

夏云淑冲赵取进招招手,“换个人看秤,你先来帮着换黄豆。”

赵取进小跑着过来,向她拱手作揖,“是,夏姑娘。”

但他作揖的时候,忍不住咽了下口水,旁边的人道出了他的心声,“不知道夏姑娘带了什么东西来。”

“就是就是,昨天我就在想了。”

“什么都行,我家不挑。”

“看你说的,我家也不挑!”

昨天交了黄豆的人家先来排队,赵取进翻着自己记的账,“二叔,你家昨天交了18斤3两,没错吧?”

他二叔连忙点头,“没错没错。”

夏云淑打开高大的纸箱,解开塑料袋,摆好电子秤,抓了几把雪白的挂面放在秤盘里,称够18.3斤,说:

“你家的挂面,拿去吧。”

赵二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天爷诶,这也太夸张了,他拿了18斤3两的黄豆,夏姑娘居然换给他同样重量的挂面?

赵二叔根本不敢伸手来接,之前用野菜换方便面和粽子,虽然也很贵重,但是也没达到一换一的程度。

旁边赵义和刘勇看到秤盘里堆成小山一样的雪白挂面,猛地抖了几下,差点一头栽下去。

这这这,一斤黄豆,换来了一斤挂面!

看色泽,这挂面可是干干净净的白面做的,一点杂粮都没掺。

现在镇上小麦,一斤能卖到28文,即便在小麦刚收时,最低也不会低过23文。【参考嘉庆二十三至二十四年,陕西小麦一石4000文(12月)2500文(麦收时),一石为120斤,合一斤33文及20文;

道光二年,陕西同州一石小麦3000文,合一斤25文;

道光九年,陕西西安小麦一石3600—4300文,合一斤30到35.8文。】

要知道磨面粉时,想要得到雪白的白面,出粉率不到七成。

做挂面也是个家传的赚钱手艺,一般人做不来,想想看,一斤28文的小麦,先磨成白面,再做成挂面,中间的人力和面粉损耗,等变成一斤挂面时,得卖多少银子才能赚得回来。

刚粗粗算了几下,赵义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不敢再深算下去。

用小麦算价格都令人心惊,更何况夏姑娘和他们交换的,是不值钱的豆子。

夏云淑看他们全都愣在原地,催了一声,“拿去啊,愣着干嘛?后面人还等着呢。”

赵二叔一个劲往赵义身上看,村长不发话,他根本不敢动。

一斤黄豆换一斤挂面,说出去别人得用石头砸死他!

赵义反应过来,着急忙慌地摆手,“使不得啊夏姑娘,挂面太贵了,换黄豆怎么行!”

夏云淑不耐烦地摆摆手,“我说行就行,赶紧的别浪费时间。”

她和陈东方磨了半天嘴皮子,才弄来的一斤1.48的挂面,要是再换,她可不一定再能弄到这么便宜的。

听她语气这么坚定,赵义几人不敢再推辞,赵二叔哆哆嗦嗦地将挂面倒进自己的背篓里,忙不迭地说:

“谢谢夏姑娘!姑娘大恩大德赵家村没齿难忘!”

夏云淑点头:“嗯,行了,下一个。”

下一个是赵小河,他昨天背来了23.7斤的黄豆。

于是夏云淑又抓了几把挂面,称够23.7斤,对他点点头,“这些是你的。”

赵小河差点哭出来,这可是白面啊!

家里年年种麦子,但是他已经多久都没见过白面了,每年麦子收了,都得赶紧背去镇上卖了,再换成粗粮回来,才能让一家老小吃到第二年收粮食。

今天,他居然用黄豆,从夏姑娘手里换到了雪白雪白的挂面!


  (https://www.xxxqq.cc/4850/4850988/4349774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