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建房的准备
夏云淑倒是很轻松就可以从现代买到分量不小的银子,但问题是纯度不一样。
古代的银子,纯度能有90%,已经算非常高的品质,市面上流通的,纯度最高也就是80%左右,而且不同地区的银子,纯度各不相同。
和电视剧里看到的不一样,长时间流通的白银一点都不白,被氧化到发黑才是正常现象,而且因为用牙咬验证真假,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磕碰,导致白银坑坑洼洼又黑又脏。
她在现代随便买一块银子,纯度都是999白银,又新又亮,和古代市面上流通的天差地别。
赵家村的人觉得她是神仙,不会多想,但这些白银流出去以后,难保不会有人想来亲眼看看神仙长什么样,到时候麻烦肯定一波接着一波。
不如她想想办法,直接在古代挣点钱。
虽然从现代运输青砖来砌房子最方便,但她现在每天也就能来古代一次,还要倒腾野菜和鸡蛋呢,哪还有运青砖的机会。
换个大皮卡?
她感觉自己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皮卡穿越两界。
夏云淑也不忧愁,车到山前必有路,她有一整个城中村批发市场做后盾,还想不出几个在古代挣钱的小妙招?
不行就在赵家村和下河村挑几个人去卖油炸淀粉肠,她就不信这些古代人还能抵抗得了高科技的诱惑。
夏云淑心里想着事,却一点不耽搁她手上的动作,很快,她就到达了赵家村。
大槐树下,一片喜气洋洋的场景。
尤其赵二柱家,各个喜上眉梢,逢人就说那个大烤鸭有多好吃,多油润。
“那个鸭腿快别提了,我一口咬下去,油汤直接冒了出来,急得我赶紧用手去接,还好我动作快,要不然这么香的油汤岂不是糟蹋了……”
周围的人一点都不觉得不耐烦,反而一遍又一遍听得津津有味。
从赵二柱的口述中,他们也在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吃上一个咬下去就冒油的鸭腿。
看到夏云淑过来,所有人都开始自觉分开排队,有交野菜的,有交竹笋的,还有等着拿油饼和糖糕的。
夏云淑看着这井井有条的一幕,欣慰地点了点头。
不错不错,这才多长时间,赵家村在她的影响下,已经拥有了秩序,不再像刚开始一样,一窝蜂地涌上来。
桂花婶子今天出门前,特意取了一个皂荚,将手连带手腕仔仔细细地搓洗了几遍,连围裙都换了条洗干净的,这会儿正在春春和花花旁边站着。
夏云淑做事讲究用熟不用生,见她准备好了,便冲她点点头,“你继续来炸肉肠。”
桂花婶子忙笑着点头,“哎!来了!”
能在夏姑娘这里得个差事,可是她梦寐以求的。
夏云淑将燃气灶的火调好,将这一摊子的事交给她,自己转身将三轮车斗里的糖糕和油饼揭开,准备搬下来。
赵义的侄子赵杰书立即有眼色地跑上前来说:“夏姑娘,这些都是要拿去换鸡蛋的吧?那我搬下来了?”
夏云淑点点头,能偷懒她当然愿意歇着,“对,你搬吧。”
今天她带来的糖糕和油饼直接翻了三倍,各有600个。
赵义和刘勇对视一眼,心中都是激动,他们不怕干活,怕的是没活干。
更何况在夏姑娘这里,干得越多,能拿到的东西就越多。
看到自己能背着油饼糖糕继续去为夏姑娘换鸡蛋,他们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等他们各自分成4组,将油饼和糖糕装好,夏云淑清清嗓子说:
“我打算在赵家村修座房子,所以以后的油饼和糖糕,除了换鸡蛋,也可以换成对应的铜板。”
赵义一惊,忙说:“夏姑娘,村里的祠堂您尽管用,赵家村年年都有修缮……”
夏云淑抬手打断他,“不用,我不愿意打扰祠堂的清静。就这么定了。”
赵义和刘勇又赶紧点头,“是,夏姑娘。”
反正之前他们就是根据鸡蛋的价格定价的,此时直接将鸡蛋换成铜板,也不影响什么。
赵义和刘勇今天没再跟着去,而是换成家中子侄,自己留着看夏云淑是否还有其他吩咐。
夏云淑确实有,她问两人:
“附近可能买到青石黏土?砌房的工匠好找吗?”
刘勇垂首道:“附近就有村子开窑卖砖,工匠好找,下河村和赵家村里就有,到时候您吩咐一声,我们必定给您办妥当了。”
夏云淑点点头,“行,那就先用油饼和糖糕换铜板吧,我再想想别的办法,过两天再说。”
“是。”
夏云淑想了想,又问:“家里的壮劳力在农闲的时候,去外面干苦力,一天能挣多少文?”
赵义叹了口气,“35文上下,但钱到手后,还要打点管事和抽头(中介),实际到手,不过是六七成。”【这段工价参考的资料放在文末】
夏云淑点点头,也就是说,最年轻能干的壮劳力,辛辛苦苦干一天重活,也就挣不到30文钱。
而且这种活还不是天天都能有。
这么算的话,在赵家村这种乡下地方找人干活,一天20文已经是非常高的工钱,如果再管饭,那主家能被夸一句菩萨心肠。
怪不得这些人日子难过,物资匮乏人又不值钱,还要被经手的人刮油水,日子当然好不起来。
收完菜,夏云淑就回了现代,好在雨已经小多了,她又在赵家村的山脚下给三轮车斗上盖了防水布,车斗里的菜和鸡蛋才安然无恙。
今天没有油饼和糖糕换来的鸡蛋,收入又低了一点。
下着雨,夏云淑也不喜欢在外面遛弯,和孟佩兰吃了顿热乎乎的铜锅涮羊肉,早早就回到家,抱着平板开始琢磨起生意的事。
现在她的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于饥饿营销来说,效果很好。
但她是实实在在的产能跟不上,老顾客如果一直买不到想要的产品,难免会有客流量流失。
这一点长远来看,绝对要抓紧解决,不然坏了口碑人跑完了就来不及了。
而且野菜是春季限定,卖一天少一天,开发新产品迫在眉睫。
【查过资料后发现,清代雇工的工价较明代多有上浮,综合参考后取了35文,下面是一些例子:
嘉靖至万历,黄河沿岸,各(河)工夫役,计工者每方给银四分(40文),计日者每日给银三分(30文);
万历,北京,都下贫民佣工一日,得钱二十四五;
乾隆十二年五月,江西定南,日工(搬运工)钱30文;
道光十六年二月,四川嘉定,日工(煤厂),钱50文】
(https://www.xxxqq.cc/4850/4850988/4349775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