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
回到家,何雨柱心情沉重。他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那么聪明,什么事都看得透,唯独自己看 ** 。
也不懂,大家为什么要互相算计,和睦相处不好吗?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下。
尽管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但有一点何雨柱是看清楚了:孙红心这个人,从不主动算计别人,因为人家压根看不上那些算计来的东西。
不过你也别因此打他的主意,真要动脑筋,整个院子的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
何雨柱闷闷地吃完饭——还好是夏天,凉的也能吃。吃完便直接躺到床上。
孙红心在姐夫家吃完饭回到招待所,关上门,直接进了空间开始工作。
不是农活,是翻译书籍。
人卫出版社要求每天交五千字,这个任务量不小。在现实中,翻译加检查,五千字至少需要三四个小时。
但在空间里做这件事,三四个小时,外面才过去二三十分钟。
孙红心虽然只需每天交稿5000字,但他私下要求自己完成8000字,这样遇到突 ** 况时也能从容应对。完成翻译后,他进入空间休息,醒来又继续工作,结束后还做了农活。在空间待了将近十八个小时后,他累得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精神却很好,看来睡眠质量不错。
洗漱完,他带了50斤花生去院里。早饭是张丽做的玉米粥,香甜软糯。饭后,孙红心带着两瓶油出了门。
上午去医院,下午又去了侯叔家。侯叔不在,孙红心在他屋里放了蔬菜、玉米、红薯和油,又去牲畜屋看了看。这次里面有十三只野山羊、狍子和麂子,没有野猪。前后三次,他已经从侯叔那里弄了二十几只牲畜,足够在空间繁衍了。
他给侯叔留了封信,请他不用再捉牲畜,帮忙捉些野鸡就好,并告知下次大概月底来。
侯叔那天其实是去女儿女婿家了,回来看到满屋的东西,心里踏实不少。玉米和红薯足够过冬,两瓶油更是珍贵,不知孙红心从哪弄来的。信上的内容他也看懂了。
晚上吃饭时,孙红心问李军:“姐夫,你怎么不去打猎了?”
李军咬着馒头说:“政策不允许公安带枪打猎,猎物要留给当地百姓。”
孙红心觉得这政策挺好,不然老百姓哪有机会。
孙燕在旁插嘴:“打猎太危险,家里又不缺吃的,上次我和妈担心了一整夜,不去才好。”
打猎这件事还是要继续的,不过现在换成在空间里进行。孙红心也得琢磨空间里那些牲畜养大后该怎么处理。别的都好说,主要难在野猪,皮厚肉糙,用弹弓肯定对付不了。
可是要用枪,孙红心又不太情愿。他上辈子只在大学军训时开过两枪,对那东西有种本能的抗拒。
这年头搞把枪其实不难。据说那时留在民间的 ** 超过两百万把。
算下来,三四百人里就有一人持枪;要是去掉妇女儿童,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几乎一二百人里就有一把枪,实在惊人。
虽然不难弄,孙红心却一直没考虑过。
吃完饭,孙燕拿出一百块钱递过来:“给,能买到花生就多买点。”
这可是自己的私房钱,孙红心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
看着那一小叠大团结,李军羡慕得心里发酸。他这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钱——婚前钱归娘管,婚后钱归媳妇管,工资到手还没捂热就得交出去。
孙红心一看姐夫那表情就猜出他在想什么。他眼珠一转,笑着把钱递过去:“姐夫,你是不是从来没摸过这么多钱?”
李军用力点头,接过钱,一声不吭。
孙燕以为弟弟要把钱给丈夫,忙说:“红心,那是让你买花生的,你给你姐夫干啥?”
“我没给姐夫,就是借他摸摸。”
一句话逗得孙燕和宋桂蓉这对婆媳前仰后合。李军悲愤地瞪了小舅子一眼,觉得这臭小子真是不能要了。
等李军摸够了,孙红心把钱收回来,悠哉悠哉出了门。时间还早,他先去了趟四合院找张刚。
“张叔,你们厂有人会做捕兽夹不?”他就为这事来的。
“会的人多着呢,这又没什么难的。”
“那你帮我做些,要能夹住野猪的。”他想了想又补充,“再帮我磨几根钢筋,一头磨尖,每根一米长,先弄十根吧,应该够了。”
说完,孙红心把刚到手的一百块钱硬塞进张刚手里:“就这么多,张叔你看着办,能做多少是多少。”
要是别的东西,张刚就算不收钱也愿意帮忙,就算是榨油机那种不靠谱的玩意儿也一样。
可这回孙红心要的全是危险物品,一听就是上山用的。张刚死活不肯收钱,也不肯帮这个忙:“红心,咱可不能干危险的事。你想吃肉,张叔砸锅卖铁也给你买,但进山这种事想都别想。”
孙红心立刻影帝附体,演技全开,两手一摊,一脸无辜:“张叔,你看我像会冒险的人吗?那些东西不是我要用,是给侯叔准备的——就是上次带我姐夫去打猎的那个老猎户。上次他提了一句,说捕兽夹不够用,我就想着帮他弄点,以后咱们去买肉也好说话不是。”
“真的?”要是这个理由,张刚觉得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真真儿的,张叔你放心。”
“行吧行吧,我帮你弄,不过没那么快。”
张航在一旁等得心焦,催促道:“红心,你帮忙问问军子哥呗,啥时候还能去打猎?这都快开学了。”
孙红心瞧他那着急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问过啦,以后都没机会了。现在出了规定,公安不能去打猎,要把机会留给老百姓。”
张航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清楚,有李军带着,家里人才可能准他出门;若是他自己去,那是想都别想。
孙红心处理完捕兽夹的事,就回招待所继续忙自己的事——照例翻译八千字,再整理空间。
与此同时,易中海家来了位访客——他的徒弟贾东旭。
贾东旭在门口探了探头,客气地问:“师傅,您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进来吧。”一大妈招呼他进门,自己则转身走了出去,她不太想听这师徒俩的谈话。
“什么事?”易中海笑着递了根烟给徒弟。
贾东旭鬼鬼祟祟地朝屋里张望,易中海不由得皱了皱眉。
“师傅,我听说老太太快不行了?”贾东旭察觉师傅不悦,赶紧说起正题。
“怕是撑不了多少日子了。”易中海眉头锁得更紧。聋老太一走,他在院里的威信恐怕又要降一截。尽管之前孙红心揭了她不少短,可毕竟她年纪最大,多年积威尚在,一般人还是不敢跟她对着干。
“那您说,她走了以后,那房子会归谁?”
贾东旭这一问,易中海就明白了他的心思:“怎么,你有想法?”
“师傅,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五口人挤一间屋,等棒梗再大点,哪还住得开啊。”贾东旭一脸愁容。这话倒不全假,只是这年头谁家不挤?像孙红心家那样的毕竟是少数。
贾东旭的心思易中海懂了,但他没立刻应声,只沉默地琢磨着。
在他看来,聋老太的房子要么留给自己,要么留给何雨柱,后者的可能性还更大些。他自己没孩子,已有两间屋足够住;何雨柱却迟早要结婚生子,多间房也能多些余地。
所以,贾东旭要想拿到那间房,只有两个方向:要么让聋老太直接把房子留给他或自家,再转借;要么,就得从何雨柱那里动脑筋。
易中海盘算着聋老太的房子若留给何雨柱,自己还是有办法弄到手的。眼下何雨柱家两口人住两间房,和他家情况一样,这中间就有机可乘。到时候可以借口说先把房子借给贾家救急,至于借了还不还、什么时候还,都是后话了。
想到这里,易中海心里有了主意,但他没有立刻答应贾东旭,只说道:“这事我知道了,等老太太走了再说,现在提还太早。”
贾东旭也不敢多催,应了一声“好的师傅”,转而提起另一件事:“师傅,您知道最近孙家那小子在榨油吗?”
易中海怎么可能不知道?后院天天飘着油香。贾东旭嘿嘿一笑:“能不能想办法从他那儿弄点儿油?”其实他心里清楚,除非孙红心情愿,否则谁也别想占他便宜。
易中海自然也明白,可他一是馋那新榨的油,二来也想给孙红心一点颜色看看。不过这事在他看来,比从聋老太手里弄房子还难——尤其老太太时日无多,等她一走,就没人替他出头搅浑水了。
从前有聋老太在,都没能拿捏住孙红心,以后更不容易。万一搞砸了,自己那点威信恐怕也保不住。
所以,必须想个周全的办法。就算不冲着油去,也得从别的地方压孙红心一头。再不出手整治,等那小子彻底站稳脚跟,就没机会了。
“得想想办法。”和房子的事不同,这回易中海没推脱,也没拖延,直接说要“想办法”。可见他对孙红心的不满有多深。
贾东旭那点小聪明指望不上,他只好说:“师傅你想,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易中海看着这不争气的徒弟,心里一阵恼火。要是孙红心是他徒弟,或者能给自己养老该多好——会治病、能挣钱、没负担,现在连油都能自己榨,简直是完美的养老人选。
可惜,这只能是空想。
“先这样,你回去吧。”易中海懒得再多说。贾东旭什么事都帮不上,占便宜倒比谁都积极。
临走前,贾东旭还贼眉鼠眼地四处打量,想在易中海家找点什么便宜。
而此时,正在空间里忙碌的孙红心,并不知道自己又被人惦记上了。就算知道,他这会儿也没心思理会——不仅晚上,第二天中午从医院回来,他又往张家送了几十斤花生,随后就以回招待所休息为借口,继续在空间里埋头翻译医书。
《哈里森内科学》内容极为丰富精深,全书划分为十五大部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人体各系统相关疾病的定义、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等方面的知识。
(https://www.xxxqq.cc/4853/4853786/4210279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