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厂房降温
肖峰喝着水,一边留意着门外的动静。
当他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便随手从一旁的晾杯里倒了一杯凉开水。那水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微微晃动,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
他站在桌旁,眼睛紧紧盯着门口,不一会儿,就看到田鹏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田鹏额头上满是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身上的工作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紧紧贴在身上。
肖峰见状,赶忙走上前去,将手中那杯还冒着丝丝凉气的凉开水递到田鹏面前,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说道:
“田鹏啊,这大热天的,热坏了吧。快,先喝口水解解渴。我就想着你这一路过来肯定又热又累。”
他顿了顿,接着关切地问道,“对了,咱们车间的降温做得怎样了?现在这天气热得要命,工人在车间里干活可得有个凉爽的环境,不然效率肯定受影响。
“而且啊,咱们车间里还存放着不少食材呢,那些食材也不能太热,不然容易坏,这可都是成本啊。”
田鹏接过那杯凉开水,仰起头,“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了大半杯,然后用袖子擦了擦嘴,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说道:
“肖总,您就放心吧。现在啊,要说最凉爽的地方,那肯定就是咱们车间了。
“您当初设计的那个冰块降温的办法,简直太绝了!您不知道,那些大冰块往车间里一放,周围的温度立马就降下来了。
“工人们干活的时候都直说舒服,干活的劲头都足了不少。而且啊,肖总,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咱们多余的冰块现在还可以售卖呢。
“周边不少小厂子,还有那些做小生意的,都来咱们这儿买冰块,这又给咱们增加了一笔收入。”
说起八十年代的厂房降温,那确实是受到诸多条件限制的。
肖峰知道在八十年代,工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
传统的降温方法,主要就依靠自然通风和无动力风帽这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嘛,就是通过在厂房的墙壁上开设一些窗户或者气孔,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来带走热量。
工人们会在天气稍微凉爽一点的时候,把窗户都打开,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能够流进来。
而无动力风帽呢,就是安装在厂房屋顶上的一种简易装置。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帽子,中间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叶片。当外面的风吹过来的时候,就会带动叶片转动,从而把厂房内的热空气抽出去。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成本也低,操作起来也不复杂,但是效果却比较有限。
毕竟,它们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界的自然条件,如果遇到那种闷热无风的天气,就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依靠这些方法来给厂房降降温了。
在调料厂那宽敞却又闷热异常的车间里,自然通风的效果显然远远不达标。
虽说自然通风在理论上确实具备降温的功能——每当有微风轻轻拂过,车间里的窗户,确实会钻进若有若无的凉气,让工人们能短暂地感受到一丝惬意。
然而,这种降温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
车间内,各种调料的加工机器轰鸣作响,散发着大量的热量,与外界那灼热的空气相互交织,使得整个车间的温度居高不下。
工人们即便穿着单薄的衣物,在这闷热的环境中劳作不久,便会汗流浃背,后背的工作服紧紧地贴在皮肤上,难受极了。
那些天,肖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深知,长期处于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人们的身体会吃不消,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实地考察,肖峰决定对厂房采用更为有效的通风设计。
他首先想到了穿堂风设计,这种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车间内外的空间布局。
他在车间的两端开设了宽大的通风口,一端作为进风口,另一端作为出风口。
当外界有风吹来时,风会顺着进风口长驱直入,穿过整个车间,再从出风口呼啸而出,形成一股强劲的穿堂风。
这股穿堂风就像一条无形的清凉纽带,在车间内穿梭,试图带走那令人窒息的燥热。
但仅仅依靠穿堂风设计还不够,肖峰又把目光投向了无动力风帽。
在那个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许多乡镇企业的设施都十分简陋。
就拿调料厂来说,厂房是那种老式的砖瓦结构,墙壁厚实却不够隔热,屋顶也只是普通的瓦片,根本无法有效阻挡外界的酷热。
为了改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无动力风帽成为了一种经济实惠且可行的选择。
无动力风帽的外形十分独特,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巨大的圆球体矗立在厂房屋顶上。
这些圆球体的直径可达数米,显得十分壮观。它的外壳是由一片片扇形的金属薄片精心拼接而成的。
每一片金属薄片都经过精心打磨,表面光滑如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这些金属薄片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坚固而又灵活的整体。
当自然风吹拂过来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一片片扇形的金属薄片就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随风轻盈地翻转起来。
它们的翻转动作十分协调,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
随着金属薄片的翻转,整个球体也开始缓缓旋转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自转风扇。
这种自转风扇效果利用了风力的原理,巧妙地将厂房内的燥热空气抽吸出来。
燥热的空气顺着无动力风帽内部的通道被排出室外,而外界相对凉爽的空气则从车间的各个缝隙中补充进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空气循环。
在无动力风帽的助力下,调料厂车间的温度逐渐有了明显的下降。
工人们再也不用在这闷热得像蒸笼一样的环境里煎熬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工作起来也更加有干劲了。
肖峰看着这一切,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为工人们创造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
这个独特的装置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它无需额外的动力装置来驱动运转,既不用连接复杂的电路,也无需配备燃油发动机等动力源,完全依靠自然的力量就能发挥作用。
而且,它也无需人工进行繁琐的维护,不用定期检查零件磨损、更换润滑油,更不必安排专人时刻盯着它的运行状态。
在安装方面,更是简单便捷,只需要几个熟练的工人,借助一些常见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能将它稳稳地固定在厂房合适的位置上。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尽管这个装置有着诸多便利之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它所起到的降温作用却实在不大。
在炎炎夏日,当那炽热的阳光如火舌般舔舐着厂房的屋顶,将整个空间烘烤得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时,这个装置虽然也在努力工作,可它搅动的也不过是热浪流动。
厂房里的温度依旧居高不下,工人们还是热得汗流浃背,工作服紧紧地贴在后背上,留下一道道汗渍。
肖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肖峰又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他安排人在厂房内放置了许多大冰块,这些冰块都是自制的,每一块都足有半人多高,散发着刺骨的寒意。
当冰块被放置在厂房的各个角落时,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冻结了一般,瞬间变得凉爽起来。
不过,肖峰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考虑到冰块会不断融化,如果直接让融化的水排走,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工厂的成本。
于是,他采取了一种自己制造冰块,并且将消融的水反复利用的巧妙方法。
他在工厂附近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制冰车间,利用一些简单的设备和制冷剂来制造冰块。
而那些冰块融化后的水,则被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过滤和处理后,再次用于制冰或者其他生产环节。
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肖峰的这些努力下,厂房里的温度终于有了明显的下降。
所以田鹏一见肖峰,就忍不住感叹道:“肖哥,这厂房里现在可真是最凉快的地方了,跟外面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啊!”
肖峰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接着田鹏的话说道:
“凉快就好,这样子工人工作起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只有工人们状态好了,我们生产出来的料包才能保证质量,才能在市场上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口碑啊。”
这时,田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
“肖哥,我听说你要离开京城了,你是专门过来叮嘱我们一些事情的么?”
原来,肖峰之前曾在私下和田鹏说了自己过段时间要离开京城的事情。
田鹏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此刻看到肖峰,便忍不住问了出来。
(https://www.xxxqq.cc/6/6093/1110944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