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强大的品牌信仰,构建产品生态
元宵节后一日,金门大厦顶层。
邵维鼎站在巨幅港岛地图前,目光并未停留在中环或九龙那些炙手可热的地块上,反而更多地流连于新界北区与深圳接壤的广阔地带。
对于接收李家城庞大资产的具体事宜,他显得意兴阑珊,仿佛那只是战利品清单上一些无关紧要的添头。
“大哥,”他转过身,对坐在沙发上的邵维铭说道,“李家城的长江实业,以及他在中环、九龙的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你派人按计划接收、整合进鼎峰地产。”
“至于新界那几块地皮……”他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你带人重点看看,尽快拿出开发方案。”
“我们不是李家城,不靠囤积地皮、等待升值吃饭。”
“把地皮开发出来,形成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产业,创造就业,带动区域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邵维铭如今在鼎峰内部地位稳固,整合庞大的地产业务亦是游刃有余。
他闻言点头,递上一份初步报告:“阿鼎,新界那几块地我亲自带人去考察过了,面积不小,位置也很有潜力,紧邻我们正在规划扩大的宝马工业园和未来的电子工业园。”
“随着这两个工业园落地,预计未来几年,新界西北部的人流和配套需求会大幅增加。”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团队的构想:“我们内部的初步意见是,借鉴海港城的成功经验,但在规模和气派上稍作调整,打造一个区域性的、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购物中心。”
“目的是引导港岛内部的商业氛围逐渐向新界扩散,同时,这也能够与对岸正在飞速发展的深圳形成呼应和对接。”
“你觉得这个方向如何?”
邵维鼎转过身,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
邵维铭越来越能揣摩他的战略意图了,知道他看重与内地的联动,看到了新界的未来潜力。
“大哥,这个方案很好,就按这个方向去做。”
邵维鼎语气肯定道:“你放心大胆地去干,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未来深圳发展起来之后,新界那片土地的价值增长速度,绝不会逊色于九龙,甚至可能超越。”
邵维铭脸上露出笑容,心里却难免存着一丝将信将疑。
他去过深圳,确实感受到了那股被称为“深圳速度”的建设热潮,但就凭这个,新界的潜力就能比肩甚至超越深耕多年的九龙?
那除非深圳本身的发展能追上港岛本岛……这可能吗?
尽管心中存疑,但他早已学会不去质疑弟弟那近乎预言般的判断,只是忠实地将其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好,新界开发的事情我会立刻跟进。”邵维铭收起思绪,回到待办事项上,“另外,李家城持有的那些玩具厂,在港岛、内地乃至湾岛都有工厂和合作方,这部分资产如何处理?还有九龙城寨,后续开发你有具体想法了吗?”
对于这些,邵维鼎心中早有腹案,只是懒得形成冗长的计划书。
“玩具工厂和相关实体资产,全部交由林亮的永和玩具厂进行接收整合,成立一家大型玩具公司。让林亮和他的女儿负责管理,担任总经理。”
“至于湾岛那边的合作方和工厂……”
他语气转冷,“全部中断合作。通知对方,就说是‘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我方无法继续履行合约。”
邵维铭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这个“不可抗力”,自然是指湾岛当局对邵氏的影视封锁。
弟弟这是在用商业手段,强硬回击对方对父亲邵毅府事业的打压,护短之意显而易见。
“我明白了。”邵维铭点头,示意旁边的秘书详细记录。
“至于九龙城寨……”邵维鼎走到窗边,俯瞰着那座即将迎来新生的混凝土丛林,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李家城把最脏最累、挨尽骂名的清理工作都做完了,给我们留下了一块位置绝佳的‘白地’。”
“你们地产部组织工程师团队,做一个策划方案出来。核心思路是:在最大限度保存九龙城寨原有建筑风貌和街巷肌理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和改造,将其开发成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乐园。”
他转过身,目光严肃地强调:“当下最关键,也是最需要谨慎处理的,是里面尚未完全安置的居民,我们绝不能重蹈李家城的覆辙。”
“新界工业园区不是正在大规模招工吗?”
“优先从这些市民里招募,给他们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自建的员工宿舍、以及和老任(指负责社福事务的负责人)合作在工业园区配套的养老院,也要优先满足他们的安置需求。”
“记住一点:以人为本。把事情做漂亮了,舆论自然会站在我们这边。”
邵维铭重重应下,秘书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邵维鼎的指示逐一记录在案。
正事谈完,气氛轻松了些。
邵维铭似乎想起什么,略带斟酌地开口:“阿鼎,还有件事……阿钟从星加坡那边传来消息,说我们南洋那边的邵氏族人也想跟着你干,进公司做些事情,帮帮你。你看……”
邵维钟目前在星加坡负责邵家原有的一部分业务,以及斯沃琪、屈臣氏在南洋市场的拓展,成绩斐然,自然也引来了邵氏家族其他几房的关注和羡慕。
二房邵仁棣(邵邨人)那一脉,因为过往间隙,除了一个邵维英在帮忙打理日本业务,其他人邵维鼎基本不予考虑。
倒是三房,即三伯邵仁枚(邵山客)那一脉,与邵维鼎家关系更为密切,南洋的院线业务也一直由三房长子邵维锦在管理。
“是邵维锋托你们带的话吧?”邵维鼎一语道破。
邵维锦掌管院线,事务繁忙,能有此请托的,大概率是三房的次子邵维锋。
邵维铭尴尬地笑了笑:“是阿锋。他之前自己投资做了点生意,不太顺利……人到中年,又有了家庭,总想找份稳定有前景的事业。”
“三伯在南洋对我们一家很照顾,他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这个小儿子的前程,所以阿钟……”
提到三伯邵仁枚的名字,邵维鼎脑海中浮现出那位在南洋见过一面的、颇具智慧的长者。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鼎峰集团未来几年,会在移动通讯领域进行重大投资,这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果邵维锋有兴趣,可以让他先行动起来。移动基站的铺设工程浩大,如果他能说服南洋当地的政府,与我们收购的英国沃达丰公司达成合作,推动移动通讯网络的建设,我就将当地的相关业务交给他来负责。”
沃达丰的海外拓展计划已经启动,而移动电话的普及,正依赖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
两者相辅相成。
南洋地区在亚洲金融危机前,不乏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
邵维铭闻言,心中松了口气,总算对南洋的族人有个交代。
“好,我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阿钟和阿锋。”
看着大哥离开的背影,邵维鼎沉默片刻。
他并非刻薄寡恩之人,也不排斥家族中有能力的人进入他的企业。
但他有一条铁律:有多大能力,上多大舞台。鼎峰不养闲人,更不养饭桶。
如果邵维锋真能在南洋的移动通讯市场打开局面,那么对于沃达丰和浪潮科技而言,都是快速切入该市场的绝佳契机。
“鼎少,方总到了。”助理计青筠在邵维铭离开后走了进来。
“让他进来。”邵维鼎挥挥手,将家族事务暂放一边。
来人是方协文,屈臣氏电器的负责人。
明天就是浪潮科技宣布“传音”系列移动电话面世的日子,举世瞩目。
但邵维鼎显然不满足于只发布一款产品,他早已让方协文暗中研发了多款家用电器新品,准备借这次全球瞩目的发布会一同亮相。
没多久,方协文快步走入办公室,精神振奋:“鼎少!”
“阿文,准备得怎么样了?屈臣氏目前有多少款新品可以发布?”邵维鼎直接问道。
“按照您之前的战略规划,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并量产了三款主打新品。”
他拿出产品介绍。
分别是采用了新内胆材料和智能控温技术的屈臣氏电饭煲、节能效果更佳的三门式大容量冰箱,以及采用了显像管技术突破、带来更高分辨率的屈臣氏彩色电视机。
电饭煲、冰箱、电视机,这都是家庭必备的“大件”,每一次技术升级都牵动着市场神经。
邵维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你把这几款产品的详细资料、技术亮点和优势整理清楚,明天,就和浪潮科技的‘传音’移动电话,放在同一个舞台,一起发布!”
“一……一起发布?”方协文闻言愣了一下,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移动电话和电饭煲、冰箱、电视机一起开发布会?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跨界组合!
邵维鼎看着方协文惊讶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通过这场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告:鼎峰集团打造的,是一个覆盖通信、家电、零售等多元领域的庞大生态帝国。
他要让“屈臣氏”和“浪潮”成为消费者心中“品质可靠、值得信赖”的代名词。
购买屈臣氏、浪潮这些鼎峰旗下品牌的产品,就意味着“品质、创新与物有所值”,可以“无脑入”。
选择鼎峰旗下的产品,就是选择一种更有品质的生活保障。
这是一种强大的品牌信仰。
(https://www.xxxqq.cc/6/6739/1111018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