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罗泽凯岂会坐以待毙?
几天后,于穗开始了她的基层调研。
她不像罗泽凯那样直接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而是更倾向于与乡镇干部、部门负责人进行小范围座谈,听取“汇报“。
她尤其关注干部队伍的思想动态,对“581“风暴后的人心惶惶表现出“理解“和“关心“。
在一次与部分局委办副职的谈话中,她看似无意地提起,语气温和:“罗书记推动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大家有目共睹。”
“不过,有时候要求过高、节奏过快,下面同志难免压力过大。“
她稍作停顿,环视在场干部,“工作上既要勇于担当,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很重要。“
这话看似体恤下属,实则微妙地在暗示罗泽凯作风霸道,不近人情。
很快,一些对罗泽凯高压政策心存不满的干部,开始隐隐向于穗靠拢。
觉得这位年轻的副书记更“通情达理“,更能体谅他们的“难处“。
于穗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开始悄悄布局,并主动找周国平进行了一次“工作汇报“。
“周市长,我来向您汇报一下近期调研的一些想法。“于穗坐在周国平对面,姿态放得很低,语气诚恳,
“左忠良案牵扯进来很多人,也造成了很多部门和乡镇的领导岗位空缺。”
“我梳理了一下,目前关键岗位空缺多达十七个。”
“其中像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这样的核心部门,以及几个农业大镇的党委书记位置,长期由副职主持工作。”
“这已经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推进效率和干部队伍的稳定。“
周国平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眼神在于穗脸上逡巡,心里快速盘算着她主动提起此事的用意。
他叹了口气,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是啊,小于书记,这个问题我也很头疼。”
“干部队伍不稳,人心浮动,很多工作确实推不动。”
“不过罗书记可能更关注'引水上山'和辣椒产业这些大事,对于这些人事问题迟迟没有表态,我也不好说什么。“
他巧妙地把球踢到了罗泽凯那边,暗示罗泽凯不重视干部队伍稳定。
于穗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周市长考虑得是。稳定确实是发展的前提。”
“不过,我认为现在正是整补干部、优化结构的好时机。“
她话锋一转,压低声音说:“我在省干部处工作多年,认识不少有能力、有抱负的干部。”
“我们可以从省直机关调几个得力干将过来担任一把手,他们政策熟、人脉广,能帮我们争取更多资源。“
周国平眼睛一亮,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这个思路很好!省里来的干部,视野开阔,政策把握准。“
“至于副职安排,“于穗会意地点头,继续道,“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本地干部熟悉情况的优势。”
“比如您可以推荐几位同志,担任重要部门的常务副职。”
“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也能更好地落实市政府的各项部署。“
她特意在“推荐几位同志“几个字上加了重音。
周国平立即领会了于穗的潜台词——
这是要借助她在省里的人脉资源,空降一批干部担任要职。
而且也给了他周国平建立势力网的机会。
这分明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
“小于书记考虑得太周到了!“周国平脸上堆满笑容,“你在省里的人脉资源,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有省里的干部来支持我们工作,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啊。“
于穗从文件夹里取出一份名单:“这是我初步梳理的人选。”
“省发改委的张科长可以来担任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住建厅的刘科长适合来接任住建局长。”
“至于副职,我觉得还是遵从您的意见。“
周国平闻听,心中暗喜。
这一招既加强了于穗在苍岭的根基,也扩大了他周国平的势力范围,可谓双赢。
“好!好!“周国平连连称赞,“小于书记这份名单很有水平。”
“省里的干部能力强,本地的干部情况熟,这样的搭配再合适不过了。“
“那还要周市长多在常委会上支持才是。“于穗意味深长地说,“毕竟这样重要的人事安排,需要集体决策。“
她故意拉着长声,“而且……我听说组织部长是您的老部下。“
周国平精神大振,拍着胸脯保证:“这个你放心,我这边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提议。不过……“
他话锋一转,“罗书记那里,恐怕还需要你做做工作。“
“这个自然。“于穗从容应道,“我会以稳定干部队伍、优化班子结构为由,正式向罗书记汇报。”
“相信罗书记也会从大局出发,支持这个方案的。“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在这场隐秘的交易中,于穗借助周国平在本地的影响力,周国平则利用于穗在省里的人脉,各取所需,共同织就一张对抗罗泽凯的关系网。
几天后,这份精心策划的人事调整方案被摆在了罗泽凯的办公桌上。
看着上面那些来自省直机关的空降干部名单,以及被安排在重要副职岗位上的周国平亲信,罗泽凯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于穗和周国平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借助省里空降干部和周国平的本地势力,形成对他的掣肘。
但他罗泽凯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久,岂会坐以待毙?
(https://www.xxxqq.cc/8/8042/4219191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