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纵横(二章合一)
有句老话说得好:路线错了就会垮台,人再多也没有用。
一个正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前提。倘若目标错了,譬如一个聪明人想证明太阳其实是方形的,哪怕花上一百万年,也是做无用功。
商叶初转着笔,盯着纸张思索着。
她的目标是什么?改变娱乐圈。可她为什么要改变娱乐圈?因为她想让五花肉那样的编剧不再受欺压,像齐老师那样的演员有更多选择,像……最重要的是,让她自己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不用再像大海捞针一样挑选剧本。
一个百世流芳的演员也许也会拍许多烂片,但一个只拍烂片的演员绝对无法百世流芳。好剧本和好作品是伟大演员的基石。
她缺剧本么?不缺的。古偶、现偶、仙偶剧本子堆满了青凭娱乐,但电影剧本很少有找上她的,就算有,也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剧本,狗血淋漓的故事。
她想拍好故事,好电影,好剧。增加自己的选择,也增加自己爱的那些人们的选择。让自己、杨唤宜和齐鸣这样的老中青三代女演员,都有多种多样的戏可拍;让简晓君这样的编剧成为影视制作的中心,而不是边缘化的存在;让骆尧这样有才华的导演,能得到更多支持。
可这,是她的根本目标么?
商叶初从未主动思索过这个问题。直到昨天。
商叶初忽然想到:如果那个女演员是苏歌呢?
问题的答案一下子明晰起来:商叶初绝不是想为苏歌这样的演员而奋斗。哪怕有一天苏歌落魄得只能喝西北风,全靠商叶初救济;商叶初也绝不会把她塞进自己的剧组里混饭吃,而是会找些别的营生给她做。
思维一旦开闸,马上就会决堤。商叶初紧跟着想到了第二个问题:编剧成为影视制作的核心,生杀予夺都交予编剧,固然有利于创作,可如果那个编剧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弱智呢?
月薪三千在海城租120平公寓,用火烧的方法销毁鸦片,在侵略战争影视作品中不去刻画被侵略人民的苦难,反而刻画侵略者的“痛苦”、“人性”和“反思”……文艺圈中,此等编剧可不在少数。如果前两者只是缺乏常识的清澈愚蠢,后一个就是完全的恶毒和软骨病了。
至于导演、中心制,更是早就显露出了弊端。数不清的片场暴君和潜规则证明了这一点;好莱坞的红沙发已经成为潜规则的代名词。烂导演把好剧本改得七零八落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
一处通则百处通。商叶初顿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想要改善这些人的处境,根本目的其实想是创作更多好作品。
倘若情况倒转一下:齐鸣是个戏油子,杨唤宜在拍摄《安娜多丽雅》时仍旧轧戏、不敬业,简晓君写的是一堆平庸的狗屎,骆尧选择在《安娜多丽雅》中掺杂一些莫名其妙的色情戏博人眼球;在这种情况下,商叶初还想扶持她们在娱乐圈发展,岂不是把一堆文娱垃圾捧到了观众眼前?这又和强捧苏歌的迈塔影业有什么区别?
这样一想,商叶初就明白过来了。
今日敬业的演员,明日可能为了向上爬而轧戏;今日尊重编剧的演员,明日可能因为其他艺人改剧本而忍不住效仿加戏;今日公正的导演,明日可能会因为歧视喜剧演员而把剧情拍得像喝多了。
如果她想做成一件事,根本目标不应当以某个人或某一小群人为中心,因为人是瞬息万变的生物。她不能将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对他人人性的信任之上。
与其扶持一群她心目中的“好演员、好编剧、好导演”,让他们向上爬,掌控娱乐圈,然后因为人的易变性,成为新一代的山头和门阀;不如创立一种机制,让所有人——无论是好演员还是戏油子,好编剧还是蠢编剧,片场暴君导演还是窝囊废导演,都不得不遵从一定的规章制度,不敢任意妄为。
与其指望他人因为道德和感情而不会做某件事,不如让他人因为规则和制度不能做某件事。
想到这里,商叶初蓦地想到了四个字:
电影工业。
所谓电影工业,就是把电影当成工业产品来做。以现代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流程来做电影。电影人在这一流程中的定位如同流水线工人,既然是流水线工人,那就没什么不可代替的。一旦失去了唯一性,作妖的概率就会减少很多,毕竟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就出版过《国外电影工业资料》一书,并在扉页引用了一句相当豪迈的壮言:“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近五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国内的现代电影工业正在缓步发展,但国产剧的“工业”,反而倒退得厉害。
烂剧横行,逻辑全无。偶像剧换乘恋爱,固定几张脸撑起市面上所有剧本。抠像P图已是微不足道的缺点,替身多得赛头屑,不但武戏要替,文戏也要替。资方塞人,加戏咖横行;演员带着私人编剧进组,还没等研究剧本,就先联系编剧改戏加戏。题材同质化严重,套路高度僵化。明明已经烂得出奇,还要大肆推广营销,骗观众进去啃馊饭。
如今国产剧市场已现颓势,但由于有《天半》《胡霁传》《飞花逐月令平生》《云倾记》这样一批剧撑着,乍一看还勉强能夸一句欣欣向荣。但这样的剧,如今一年至多出一两部,与早些年国产剧每年群英荟萃的盛况根本不能比。
商叶初记得,几年后短剧兴起,而国产长剧仍然是这副死样。长剧市场就这样被冲得七零八落,一片待死之状。直到那时,国内的长剧片方仍不肯反省自己,不但不觉得是自己的种种取死之道害得长剧完蛋,反而去责怪短剧抢占了长剧的市场……
为观众带去好作品,不仅仅包括电影,当然也包括剧集。
电影工业早已起步,商叶初已经加入了它,并与同伴一起推动着它。可这样是不够的,剧集同样是文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剧集能攫取更广泛的路人缘,能为电影市场输送新人新血。可笑的是内娱资本执着于粉丝经济,宁可在粉圈中培养一个个庞然大物,也不愿意制作真正破圈的优质作品。最终只能养出割韭菜的流量艺人,养不出扛票房的电影咖。
最重要的是,电影工业化需要一条河那么多的真金白银,无论是青凭娱乐还是商叶初,现在都只能加入,而谈不上“撑起”。可剧集制作规模就要小得多,商叶初和青凭娱乐,还是有能力主导的,并且现在就能主导!
商叶初望着纸上那行字。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在确立了真正的目标后,这个问题终于可以解答了。
商叶初提笔,将导演、编剧、加戏演员等字样全部划去,在纸上写道:
“我们的娱乐圈,乃是一个被资本高度控制的场域。审美和创作高度服务于……”
·
“‘审美和创作高度服务于资本?’”季君陶看着商叶初传来的这份手写文档,险些气笑了,“叶初,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哦。”
商叶初笑了一声:“你先看下去再说嘛。”
季君陶耸了耸肩,念道:“‘它表面花团锦簇,实则一团腐朽’——这不是废话吗?‘流量横行,算法至上’,这也是废话。你凌晨四点把我叫起来,就为了给我看这?”
商叶初转了转笔,笑道:“不愿意看就算了。不过我可告诉你,这几张烂纸事关青凭娱乐和迈塔影业的合作,你早晚得看。”
季君陶翻了个白眼:“我就知道你没放弃你那个作妖工会。——‘它烂透了。’这个确实。‘但我们不能只骂烂,而要知道它为什么烂。想要为观众带去更多好作品,就必须知道,在这一目的上,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文艺阵线上区分方向的首要问题。’”
读到这里,季君陶停了停:“叶初,你傻了?你想给谁带去好作品,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的目的是做大我的公司,成为老大姐。你这玩意儿应该交给搞电影那群人。”
“你才傻了。”商叶初吸了一口水,给季君陶洗脑道,“你想做大公司,当老大姐,难道不该多几根台柱子?还真打算就靠我一个人拼刺刀啊。”
季君陶撇了撇嘴:“台柱子跟拍好作品关系不大吧?”
“台柱子这东西,无非四样:大编剧,大导演,大演员,大歌手。经纪人勉强算半个,没有好苗子也起不来。爱豆换代太快,扶持起来还没红两年,新一代爱豆又出来了。只能算快消品。除非你能源源不绝地培养爱豆——但你不能只培养爱豆吧?万一中间哪一代糊了,可是个大缺口。”商叶初打量着季君陶的表情,这些道理季君陶自己也知道,她现在只不过是嘴硬而已。
至于大歌手,不用商叶初说,季君陶也知道难度。要是歌星那么容易培养,华语乐坛怎么会到现在还是十年二十年前那群人称王称霸?在内娱,能撑台的歌星出现属于偶然性事件。
导演和演员,反而属于相对可培养的人群。就算养不出什么绝世天才,也能养出一批水平差不多的熟练工。而这已经够了。
商叶初循循善诱道:“老总,我知道我接下来说的这些,你心里也明白,只是在等我说服你,帮你下定决心。”
季君陶冷哼一声,没说话。
商叶初笑了笑:“你想打败三驾马车,尤其是天鼎娱乐。这很好,这是你的野心,我最喜欢你这地方。可我们面对的是什么庞然大物?
“天鼎娱乐、冠均世纪、迈塔影业的影响早已渗透到文娱业方方面面,电影他们投资,电视剧他们做,网剧他们做,男团女团他们搞。就连歌手,也培养出不少,只不过不争气,到现在也没养出天王天后而已。他们有钱,有人脉,有势力。在我还在高考冲刺、你还在找你妈要钱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大财主了!
“我们拿什么和他们拼?举全公司之力,挖掘一个不知在何方的音乐巨星?不断培养快消品男团和女团,新的旧的来来去去,和人家那群48人团、甚至101人团血拼?就连供出我这个全村唯一的大学生,你的压力也不小吧!”
季君陶扑哧一笑,骂道:“好没良心的耀祖,算了,老商家的祖宗不耀也罢;好没良心的凤凰女,还知道你老板的辛苦!”
商叶初弹飞一只叮在脖子上的蚊子,笑道:“感谢乡亲们卖肾援助。”说着装模作样抹了两滴眼泪。
“但我们也有优点,”商叶初道,“我们有自己的长处。”
季君陶敲着桌子:“什么优点?哪个长处?”
商叶初看着她笑道:“我们的长处就是你。”
“少拍马屁,”季君陶不由自主勾起嘴角,眉飞色舞,“说正经的。”
“我没拍马屁,我是说真的。”商叶初认真道,“你的脑子还没有僵化,还没有变得傲慢,没有把观众和消费者当傻子。你没发现么?三驾马车近些年投资的剧和电影,都越来越扑了。这个现象我在那份报告上写了。”
三驾马车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短视。他们近些年越来越不重视创作和口碑,只知道回报周期、回本、曝光流量、造星。现在是粉丝经济的时代,只要造出一颗明星,再让粉丝把数据刷得好看,接些代言和杂志,回本不是难事。
季君陶扫了两眼商叶初的报告,嘴角压了压。
“然而粉丝只是少数人。”商叶初回想着内娱日后的熊样,冷笑道,“他们只是在网上发出了最大的声音,就把三驾马车忽悠成了二傻子。他们不代表最广大的观众,观众永远比粉丝多。如果粉丝经济真有那么大威力,电影圈扛票房的就不是那些中生老生了。”
“就让三驾马车尽情去占领粉丝经济的高地吧。”商叶初总结道,“我们去夺取那些不愿意看粉丝偶像二人转、粉丝限定大X主、资源咖漫天飞舞,只想看好剧好电影的观众。让青凭娱乐成为优质影视的代名词,让以后的观众一看到青凭娱乐,就想到‘好剧集、好电影、好作品’,让沉默的大多数来决定,谁来主导未来的娱乐圈!”
商叶初此刻的神态很耀眼,很自信,甚至很有攻击性。让季老总一时间几乎被蛊惑,不由自主地想点头。但一瞬间,她就反应了过来:“哪有那么容易?你瞧瞧你这报告上写的什么,‘电影工业化’,‘长剧工业化’,‘精品化和世俗化并行’,你把咱们公司当什么了,印钞厂?”
商叶初柔声道:“我又没说一口气吃成胖子。我们先拿一两部剧做试点,再慢慢扩大规模不好么?季君陶,我们先建一个小小的桃花源,再慢慢把它扩大成乌托邦……”
季君陶吞了吞口水,猛地想起了什么:“不对,你刚刚明明跟我说,这份报告与青凭娱乐和迈塔影业的合作有关。现在这话题都歪到哪儿去了?有什么相干?”
商叶初轻轻咳嗽了一声,放低声音道:
“以前咱们公司的最大痛点,就是播出平台这个问题。卖剧卖不上好价,还得捆绑一堆附带条件,塞他们的太子爷小公主进来。搞得干什么都束手束脚的。
“但是,迈塔影业现在要跟咱们合作了。
“你别忘了,迈塔影业旗下也是有他们自己的网络播放平台的……”
迈塔影视。
(https://www.xxxqq.cc/14/14618/4373141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