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道爷我成了,三花聚顶!嗯? > 第200章 万府仙宗(下)

第200章 万府仙宗(下)


……

陈甲木坐在对面,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却没心思品尝。

来通报的老道人告退。

马化云放下手中的陶瓷小人,眼睛一亮,笑道:“估计是洞口外,那些人回万府仙踪说了师父的事。”

片刻后,一道青色身影步入茶室。

来人约莫二十七八岁,腰悬一柄长剑,面容俊朗。

李慕然一进门,目光便被桌上的七个彩色陶瓷小人吸引,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收敛心神。

拱手行礼,语气恭敬至极:“二位道爷,又见面了。这七个小人,莫非是那洞内的妖,呃仙女??”

马化云一脸严肃:“此乃我宗门至宝,七巧玲珑。”

李慕然一脸惊奇:“太伟大了。”

“李道友不必多礼,请坐。”陈甲木抬手示意,指了指旁边的空位,“不知阁下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李慕然谢过落座,接过马化云递来的茶杯,开门见山:

“二位道长,在下此次前来,是受万府仙宗之命,特来邀请二位与那位天尊,前往万府仙宗参加仙盟大会。”

陈甲木直言不讳:“掌门天尊闭关了。”

马化云问道:“万府仙宗来头很大吗?”

李慕然闻言,神色愈发郑重:“大概一年前,天道桎梏解开,万府仙宗就是在当时成立的。”

陈甲木神色凝重,一年前,差不多是师父开启传送门的时刻,当初师父说,此方世界受到天道桎梏,没有修仙之人,方外之士,多是在练气境界徘徊。

也就是开门的那天,天道桎梏解开了。

按照这个进度,此方世界,也就是大家都刚刚开始修仙,这些宗门存在久远,只是一直无法突破桎梏,说到底,以前大家相当于顶级武林高手。

陈甲木问道:“你们是何时能御空飞行的?”

李慕然说道:“我等皆是有大造化之人,天道桎梏解除后,修炼之时,我等炼气修士,受天地灵气滋养,立丹基,修仙法,自然而然就会了。”

陈甲木若有所思。

李慕然继续说道:“万府仙宗,藏有上古道经《太玄真一本际经》,其中便对修行境界有着明确记载。”

陈甲木心中一动,追问道:“愿闻其详。”

李慕然清了清嗓子,目光肃穆,缓缓诵念起来,语气中带着对道经的敬畏:

“《太玄真一本际经》有云:‘夫练气者,引天地之灵,入四肢百骸,涤荡凡俗浊气,名曰引气归墟。’此乃练气境。”

“练气境是修仙之始,修士感应天地灵气,将其引入体内,疏通经脉,排出凡胎俗骨中的杂质,就如同在荒芜之地开辟沟渠,为后续修行打下根基。此时灵气散而不聚,只能粗浅运用,却已是脱离凡俗,寿元可达百载。”

“那筑基境呢?”马化云下意识问道。

“哦,看来马道友也听过万府仙宗的前辈说过?”

马化云扯了扯嘴角。我特么以前在网上刷到过。

李慕然道:“‘筑基者,凝气为基,固元为本,使灵根深植,如松柏之茂,不惧风霜。’”

“练气至巅峰,灵气充盈经脉,便需寻一处灵脉汇聚之地,以自身精血为引,将散逸的灵气凝聚于丹田,化作稳固道基。筑基成功后,修士灵气运转自如,可御使法器,寿元增至两百载,道基越稳固,后续修行之路便越顺畅,这也是修仙途中第一道重要关卡。”

陈甲木默默点头,忽然问道:“《太玄真一本际经》,是谁写的?好像这些境界是他定的?”

李慕然眼中露出佩服神色:“据说是一位叫杨癸水大德所著,这些境界,也是他划分的。”

陈甲木重复道:“杨癸水。”看向马化云。

马化云深深的看向自己师弟。贵五踏马的俗名好像叫杨癸水啊??搞什么,我要回家!

“筑基上面是不是金丹?”陈甲木问道。

“对!”李慕然很高兴。

“《太玄真一本际经》记载:‘金丹者,取坎填离,阴阳交感,凝精化气,凝气化神,丹成之日,万法不侵。’筑基之后,修士将丹田道基与自身神魂相融,引天地灵气不断淬炼,去芜存菁,最终凝聚成一枚金丹。万府仙踪的长老,就有两位是金丹修为。”

“那金丹之上呢?”陈甲木追问。

李慕然眼中闪过一丝迷茫,摇头道:“后续没有了,不过听万府仙宗的长老说,‘丹破化婴’四字。只是没有定下下一层境界的名字,世间也无人能突破金丹境。”

也就是说,炼气!筑基!金丹后面什么来着,那位杨癸水前辈,也忘记了。

陈甲木问道:“你知道那本《太玄真一本际经》,在哪找到了吗?”

“这就有所不知了,毕竟是万府仙宗的至宝,不过听闻,好像也是在一处秘境里找到的,当时那里,还有许多甘蔗。”

“许多甘蔗?”陈甲木开始相信了。

“嗯,我是听万府仙宗的长老说的,许多许多甘蔗,被某种法阵维持着,据说还能吃。”

“李道友,你喝会茶,我们收拾一下,与你一起去万府仙宗。”

李慕然起身稽首:“不瞒二位,现在整个万府仙宗,聚集了许多各个门派的修士,都想一睹武当天尊的风采,有人传闻,天尊应该是首位突破金丹境界之人。”

顿了顿,李慕然补充道:“我师父说,天尊当时是三花聚顶啊,白日飞升之像啊。”

马化云听得心潮澎湃,一拍桌子,差点把桌上的陶瓷小人震倒:

“好家伙!师父这么厉害?那我们俩呢?”  他转头看向陈甲木,满脸好奇,“师弟,你说咱们现在是什么境界?是筑基还是金丹?”

陈甲木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

“这有什么难分的?”  马化云皱起眉头,琢磨道,“练气境灵气散而不聚,筑基境有稳固道基,金丹境则是丹田内有金丹。我想想……”

片刻后,马化云睁开眼睛,脸上露出惊奇之色:“我丹田深处,好像真有个圆滚滚的东西!温温热热的,运转灵气时,它还会跟着转动,难道这就是金丹?”

李慕然一脸佩服:“莫非二位道友已有金丹?”

陈甲木默然不语,他感觉不对劲,他之前只要跟着师父修炼,系统就能给他反馈!

所以一直按照师父教他的养身方法,遵循“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反虚、炼虚合道”之路,内求诸己,不依赖外在。

一直是以为自己开挂了,可结果,两位师兄来到此方世界,也能很快的提升修为,而且进步飞速!莫不是,师父教的,才是修行大道的方式?

反观铁龙他们三兄弟,明显就慢了许多,但也比常人厉害太多。

根据李慕然所言,炼气,筑基,金丹这些依赖于外物,灵气或者丹药,也就是师父以前说的外丹。

而师父教的一直强调的是内丹,向内而求!

陈甲木长舒一口气,豁然开朗。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反虚、炼虚合道”,这条路从来都是向内而求,不依赖天地灵气的浓淡,不苛求丹药法器的辅助,正是道家所言的“内丹之道”。

而李慕然口中的练气、筑基、金丹,依赖灵脉滋养、丹药助推,借外物夯实根基、凝聚力量,便是师父曾提过的“外丹之法”。

“原来如此……”他长舒一口气,眼中闪过通透的光芒,“并非谁优谁劣,只是路径不同罢了。”

马化云好奇道:“师弟,你在说什么?”

陈甲木平静说道:“师父以前讲过《悟真篇》:‘内外丹法,本是同源,只为根器不同,故有内外之别。’外丹法引天地灵气为薪,借丹药法器为炉,如同借舟渡河,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适合大多数修士,

而内丹法以自身为鼎炉,以精、气、神为药材,炼己还丹,如同泅水而过,直指本心,虽入门难,却能固本培元,不受外界环境所限。”

李慕然闻言,眼中满是震惊:“道长所言,竟与万府仙踪古籍中隐晦记载的‘双丹同源’之说不谋而合!只是古籍残缺,从未有人能说清其中关键。”

“关键便在‘殊途同归’四字。”

陈甲木缓缓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修行就如登山,有人循石阶缓步而上,有人寻藤蔓攀岩而行,路径不同,历经的艰险各异,却终究能抵达山顶,俯瞰同一片云海。”

“外丹法的练气,是引气入体,与内丹法的‘炼精化气’,皆是为了清除凡俗浊气。”

“可最终的目的地,与天地同息,与大道共鸣。”

“师父曾说,大道三千,条条通天。”陈甲木缓缓道,“无论是内求还是外求,无论是练气筑基还是炼精化气,最终都要从自己的心开始修。”

李慕然站起身,拱手行礼,语气愈发恭敬:“陈道友的见识,远超在下所料。”

马化云说道:“我以前,沉迷女色,师父教了我一个‘忘’字心法。”

陈甲木好奇道:“心法是什么?”

马化云想了想,沉声背诵:

“师父说,忘形以养炁,忘炁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之一字,则是无物,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能昧此理,可以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顷刻,运造化于一身。”

陈甲木和李慕然皆沉默不语,露出深思表情。

“可惜,我忘不了她。”马化云淡淡补充道。











PS:快一年了,才40多万字,这本书写的慢,是因为所有的理论,我全部都查资料《佛》《道》都查,请教身边搞这行的朋友核对!没有一句是胡诌的,包括之前小树林打坐,真气什么的,都有出处。虽然,这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但是总好过胡编乱诌吧。希望能完本吧,这书断更之后,成绩太差了,有点扛不住了。


  (https://www.xxxqq.cc/1780/1780017/4270654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