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号舍展才,文章惊四座
穿过森严的贡院大门,
仿佛踏入另一个世界。
喧嚣被隔绝在外,
只剩下令人窒息的寂静和无处不在的压抑感。
高墙之内,是一排排鳞次栉比、
如同蜂巢般的号舍,
低矮、狭窄、阴暗,仅容一人转身。
这便是千百学子搏取功名的战场,
寒窗十年的成果将在此间凝聚于笔端。
苏惟瑾按图索骥,
找到自己的玄字柒拾叁号舍。
刚放下考篮,
便听得隔壁号舍传来一声刻意加重的咳嗽,
带着毫不掩饰的敌意。
他侧目一看,竟是孙志远!
只见孙少爷脸色不太自然,
眼神躲闪了一下,随即又强装镇定,
恶狠狠地瞪了苏惟瑾一眼,
才弯腰钻进他那间号舍。
冤家路窄。
苏惟瑾心下冷笑,
孙家为了给他添堵,
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连号舍位置都能动手脚。
不过这又如何?
科举终究靠的是真才实学,
而非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
他不再理会,从容步入自己的号舍。
号舍内只有一板、一凳、一灯,
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汁和木头霉变混合的气息。
苏惟瑾安然坐下,闭目养神,
调整呼吸,将外界一切干扰排除在外。
超频大脑如同进入战备状态的精密仪器,
各项感知和运算能力提升至最佳状态。
辰时正,鼓声三响,试卷下发。
苏惟瑾展开试卷,目光如电,
快速扫过所有题目。
经义题、策问题、诗赋题…
题目类型、难度、倾向…
所有信息瞬间被超频大脑捕获、分析、比对。
“《四书》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此题重在对‘义利之辨’的深度剖析,
需引经据典,正反论证…”
“策问题:论‘漕运之弊与海运之可行性’…果然涉及实务!
周学政务实,赵教谕和王县令的信息无误!”
“诗赋题:以‘砥柱’为题作五言八韵律诗一首…
需雄浑大气,托物言志,暗含自身抱负…”
几乎在浏览完毕的瞬间,
基于对主考官周孚先偏好(务实、恶空谈)、
副主考王学政喜好(诗重格律用典)、
以及自身知识储备的综合分析,
数篇结构严谨、立意高远、
文采斐然的最佳破题立意的腹稿已然在脑中生成!
他没有丝毫犹豫,
选定了最能展现综合实力、
也最契合考官期望的那套方案。
研墨,铺纸,提笔,蘸墨,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成竹在胸的沉稳气度。
而此刻,贡院之内,并非所有人都如他这般从容。
科举之功名,诱惑太大,总有人铤而走险。
斜对面一个胖硕考生,
趁巡考走过,迅速从发簪里抽出卷得极细的纸条;
右后方一个面色苍白的考生,
假装整理鞋袜,
实则偷偷瞄向缝在鞋帮内侧的小抄;
更远处,甚至传来极轻微的、
有节奏的敲击墙壁的声音,
显然正在传递着什么暗号…
魑魅魍魎,各显“神通”。
然而,这一切在高度戒备的巡考衙役和犀利的巡场考官面前,往往无所遁形。
“啪!”
一声惊堂木般的脆响,
伴随着一声厉喝:
“地字贰拾壹号!怀挟文字!拿下!”
“人字叁拾捌号!交头接耳!逐出考场!”
不时有违规考生面如死灰地被如狼似虎的衙役拖出号舍,
求饶声、哭泣声短暂打破沉寂,
又迅速被更大的死寂吞没。
似如投入湖面的石子,
只能泛起微小涟漪,
无法影响整个湖面的深沉。
苏惟瑾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心静如水。
他的全部心神,已沉浸在笔下的文章之中。
破题精准,承题稳健,起讲高屋建瓴。
八股部分,对仗工整却不显呆板,
逻辑严密且层层递进。
经义阐释,既能恪守朱注根本,
又能发散思维,融入现代哲学思辨,
于框架内展现新意。
策问部分,更是他大放异彩的舞台!
将此前与王县令探讨的水利、漕运、管理等实务见解,
以更精炼、更系统、更符合科举文体的方式倾泻而出,
数据、案例、对策信手拈来,
言之有物,鞭辟入里!
笔走龙蛇,文思泉涌。
超频大脑操控下的手腕稳定有力,
改善了许久的字体此刻发挥出最佳水准,
清劲工整,如刻如铸,赏心悦目。
不知何时,一位巡场的府学教授踱步经过他的号舍。
只是随意一瞥,目光却瞬间被那漂亮的字迹和惊人的文章内容吸住了!
他忍不住停下脚步,屏息静气,站在苏惟瑾身后默默观看。
越是看下去,他眼睛瞪得越大,
脸上的惊讶之色愈浓。
看到精妙处,竟忘乎所以,
忍不住捋须低声赞叹:
“好!此解精辟!…
嗯?竟能如此引申?
妙啊!这漕运之策…
简直可直达天听!”
他这一失态,立刻引起了附近其他巡考官的注意。
几位同僚好奇地围拢过来,
一看之下,亦是纷纷变色,
交头接耳,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激赏。
“此子何人?沭阳苏惟瑾?
可是那位府试案首?”
“正是他!了不得!了不得!
这文章…这见识…”
“经义扎实,策论惊人,
诗赋想必亦是不凡!
此科案首,恐无悬念矣!”
这边的动静越来越大,
低声的议论终于惊动了高台上正闭目养神的主考官周孚先。
周学政微微蹙眉,睁开锐利的眼睛,
望向玄字柒拾叁号舍方向。
只见几位下属竟围在一个考生号舍外窃窃私语,实乃考场大忌!
他面色一沉,起身踱步过去,
想看看是何等文章,
竟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学官如此失态。
几位教授见学政亲临,连忙噤声,
让开道路,脸上却仍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周孚先面无表情,
目光落在苏惟瑾正在奋笔疾书的试卷上。
他静静站着,看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
从经义看到策问,
目光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为惊讶,
继而凝重,最后化为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看到的是怎样一篇文章啊!
根基之扎实,远超同龄!
见解之深刻,堪比宿儒!
文笔之老练,难以想象出自少年之手!
尤其是那篇漕运策,
所提“海运补充、官督商办、厘清漕弊”之论,
与他心中思索多年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甚至更为完善可行!
周孚先忍不住捻着胡须,微微颔首,
心中波澜涌动:
“好一个苏惟瑾!
府试案首,名不虚传!
观其文,如观利刃出鞘,寒光逼人!
此子之才,绝非一秀才可限!
将来国之栋梁,未必不能企及!”
他生怕打扰考生,并未出声,
只是深深地看了那全神贯注、
仿佛与外界隔绝的清瘦身影一眼,
转身悄然离去。
但离去时那轻快的步伐和微微扬起的嘴角,
却透露了他此刻极佳的心情。
而隔壁号舍的孙志远,
早已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他偷偷侧目,看到学政和众多考官竟齐聚苏惟瑾舍外,
那份无声的赞赏犹如最锋利的针,
狠狠刺入他的心脏!
他再看看自己笔下那磕磕绊绊、
自己都觉不甚满意的文章,
一股绝望的冰寒瞬间席卷全身,
手指一抖,一滴硕大的墨汁滴落在试卷上,
迅速晕开一大片黑污…
完了…孙志远面如死灰,瘫坐在冰冷的号板上。
而苏惟瑾,对这一切恍若未觉。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笔下的经纬山河,
胸中的浩然之气。文章渐入佳境,笔下如有神助。
(https://www.xxxqq.cc/4848/4848316/4379301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