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下乡后,我成了国宴大厨 > 第113章 省长视察,合作社转危为安

第113章 省长视察,合作社转危为安


卡车在深夜抵达了怀安县农商联动服务合作社。

当车灯划破黑暗,照亮厂区时,留守的王海和工人们立刻从各个角落里涌了出来。

当他们看到满满一车厢的原料时,整个厂区瞬间沸腾了!

“回来了!社长回来了!”

“天呐!真把原料拉回来了!”

“我们有救了!合作社有救了!”

工人们欢呼着,雀跃着,将李潇和卡车团团围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劫后余生的激动和喜悦。

李潇跳下车,看着眼前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心里也松了口气。

“都别愣着了!”他大声喊道,“连夜卸货!明天一早,机器全部给我响起来!我们要把这几天耽误的产量,全都补回来!”

“好嘞!”

人群爆发出震天的应和声。在王海的指挥下,工人们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地开始卸货。沉寂了几天的合作社,在这一夜,重新恢复了生机。

李潇没有参与卸货,他径直走进了办公室,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县委书记钱卫国的家。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传来钱卫国带着睡意的声音:“喂,谁啊?”

“钱书记,是我,李潇。”

“李潇?”钱卫国瞬间清醒了,“你回来了?事情怎么样了?”

他显然也知道了合作社遇到的麻烦。

“回来了。原料的问题,我暂时解决了。”李潇沉声说道,“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供销社那边的黑手不斩断,我们永无宁日。”

钱卫国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这件事,我也很恼火。我已经向省里反映了情况,但供销系统自成一体,垂直管理,我们地方上不好直接干预。那个新来的副主任,背景不简单,又是打着‘整顿’的旗号,我们很难抓到他的把柄。”

“所以,我需要您帮我一个忙。”李潇说道。

“你说。”

“我需要一场‘东风’,一场足够大的东风,大到可以把所有魑魅魍魉都吹散的东风。”李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自信,“钱书记,我想请您,以怀安县委的名义,向省里递交一份报告。”

“什么报告?”

“就说,我们怀安县的‘农商联动’改革试点,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们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还研发出了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秘密武器’!”

钱卫国在电话那头愣住了:“重大技术突破?秘密武器?李潇,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要把事情闹大!”李潇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我要把省里最高领导的目光,吸引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合作社来。我要请一尊真正的大神,亲自来我们这儿看一看!”

钱卫国倒吸一口凉气。

他瞬间明白了李潇的意图。

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他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他这是要把省长给“请”过来,当他的护身符!

“你说的那个‘秘密武器’……是真的吗?”钱卫国压低了声音问。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欺骗省领导,那罪过可就大了。

“当然是真的。”李潇自信地笑道,“钱书记,您忘了我们的‘酱粕肥’了吗?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实验和数据记录,使用‘酱粕肥’的试验田,比普通田地的玉米产量,预估至少能增产两成以上!这算不算重大技术突破?算不算粮食增产的‘秘密武器’?”

钱卫国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

增产两成!

在这个以粮为纲的年代,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这不仅仅是合作社的功劳,更是他钱卫国治下的怀安县,取得的巨大政绩!

“好!好小子!”钱卫国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我明白了!这份报告,我亲自来写!我连夜就写!我一定把这件事,捅到省长那里去!”

挂掉电话,李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棋局,已经布下。

接下来,就看鱼儿,上不上钩了。

钱卫国的能量是巨大的。他的报告,配上李潇提供的详实实验数据,很快就通过特殊渠道,摆在了省长的办公桌上。

省长对于李潇这个年轻人本就印象深刻,又对“改革典型”和“粮食增产”这两个关键词高度敏感。他看完报告,当即拍板:要去怀安县,实地看一看!

三天后,一个让整个怀安县官场都为之震动的消息传来:省长要来怀安县,突击视察农商联动合作社!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把供销系统里那些等着看李潇笑话的人,炸得外焦里嫩。

尤其是省供销总社那位新上任的副主任,在办公室里摔了杯子。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个釜底抽薪之计,怎么就把省长给招来了?

视察当天,合作社厂区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工人们换上了崭新的工装,精神抖擞地站在生产线旁。

省长的车队,在钱卫国的陪同下,准时抵达。

李潇作为合作社的社长,不卑不亢地迎了上去。

“省长好!欢迎您来我们合作社指导工作!”

“呵呵,小李同志,我们又见面了。”省长笑呵呵地跟他握了握手,“我可不是来指导工作的,我是来取经的。听说你这里,有能让粮食增产的宝贝?”

“不敢当,只是我们合作社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点小小的成果。”

李潇带着省长一行人,参观了酱油的酿造车间,介绍了“秋油”的古法工艺。然后,他将众人引到了厂区后面的一片试验田。

田里,两块长势截然不同的玉米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使用了“酱粕肥”的玉米,植株粗壮,叶片肥厚,上面挂着的玉米棒子,个个饱满得像要炸开一样。

另一边,是普通种植的玉米,显得稀疏平常,高下立判。

“省长,您看。”李潇指着那片茁壮的玉米,“这就是我们利用酿造酱油的副产品——酱粕,制成的天然有机肥料。它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根据我们的测算,产量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二十!”

省长看着那片喜人的玉米,眼神越来越亮。他亲自走下田埂,掰下了一个玉米棒子,沉甸甸的分量让他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好!好啊!”他连说两个好字,“变废为宝,农商联动,工农互助!小李同志,你这个合作社,走对路子了!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改革!这才是真正能让农民富起来,让国家粮食增多的大好事!”

他转过头,对随行的省农业厅的领导说道:“这么好的经验,要总结,要推广!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然后,他又看向钱卫国,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钱书记,这么好的改革典型,你们县里一定要大力扶持!我听说,前段时间,还有人给合作社下绊子,搞什么原料封锁?简直是胡闹!”

他冷哼一声:“我今天把话放这儿,谁要是敢再跟改革对着干,跟人民的利益对着干,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一律严惩不贷!”

省长的这句话,掷地有声,等于给合作社下了一道“免死金牌”!

钱卫国立刻立正表态:“请省长放心!我们县委县政府,一定全力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为他们的改革创新,保驾护航!”

视察结束时,李潇特意安排了一场简单的“工作餐”。

所有的菜肴,都用的是合作社自己生产的“秋油”和当地农民提供的最新鲜的食材。

那极致的鲜美,再次征服了省长的味蕾。

“小李啊,你这个合作社,不仅能增产,还能增收,更能增味啊!”省长吃得心满意足,临走前,拍着李潇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干!省里,看着你呢!”

省长的车队缓缓离去,留下了合作社院子里一片震天的欢呼声。

工人们将李潇高高地抛向空中。

所有人都知道,从今天起,合作社的天,晴了。

那些曾经笼罩在头顶的阴霾,被省长带来的这场“东风”,吹得烟消云散。

李潇看着一张张兴奋的脸,心里也充满了豪情。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这一次,他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借着这股东风,让他的合作社,一跃成为了全省瞩目的改革明星。

他的根基,不仅没有被刨掉,反而扎得更深,更稳了。


  (https://www.xxxqq.cc/4848/4848610/4375466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