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我就一写网文的,怎么成文豪了 > 第121章 专业评审

第121章 专业评审


某个房间内。

“秦教授,又有一个风格突变的作品。”

一位研究人员坐在电脑前,突然发言。

被他唤作秦教授的男子走了过来:“是哪位选手?”

“顾远。”人员指着电脑屏幕说道,“文本分析结果显示,他的这部作品与之前的所有作品在风格上截然不同。”

“这部作品的文风平实而深邃,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作品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还要接着说下去,秦教授就直接打断了他。

“停停停,小王。”

“我问你,那他之前的作品风格就相似吗?”

小王一愣,将数据分析调到了第二页。

上面的结果清楚地显示:该作者历来所有公开发表作品的词汇情感色彩、修辞密度等表层风格特征差异显著。

小王挠了挠头,望向秦教授,尴尬一笑。

“顾远的作品风格迥异到近乎割裂,这不是常识吗?”

“等把他的‘作品指纹’分析出来,如果不同,再来叫我。”

小王应了一声。

等到下午,秦教授看着顾远参赛作品《追风筝的人》的分析结果。

“虽然在表层……但在更深层的语言节奏、逻辑推进模式和意象使用偏好上,检测到高度一致。”

“可以判定为同一人所为。”

秦教授微微一笑:“发给专家评审团吧,顾远的作品没问题了。”

吩咐完,他又暗自嘀咕道:“唐老的弟子,有什么可质疑的?”

……

顾远此时还不知道,针对自己作品的文风评审已经结束了。

他趴在桌上,看着黑板上的165天倒计时默默发呆。

“前世的我,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

他看了眼周围奋斗的同学,越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现在还是不行,以后少来学校吧,省的打扰他们学习。”

顾远依稀记得前世这个时候班内氛围相当紧张,直到四五月份才有所缓解。

“唉,太无聊了。”顾远只好转过身来,盯着许星眠刷题。

许星眠:……

……

1月1日,五十名选手的作品全部提交完毕。

全维度评审期正式开始。

由文学泰斗、作家、评论家以及资深编辑构成的专业评审团正式启动工作。

他们对50部作品进行高强度封闭阅读、交叉评审与合议。

与此同时,国家文典出版社同步接收五十部作品,简单排版后直接进行联系印刷厂印刷。

无精修,无校对,无插图。

甚至没有专门的封面设计。

所有人封面统一,极简风格的白色封面,上面仅用黑色字体印着作品名、作者名,以及一个醒目的竞赛logo。

这一切都是在该竞赛规则要求下形成的,这么做一是为了抢时间,二是为了避免因封面制作问题引发选手不必要的争议。

后续如果作者有意可以自行联系出版社再次进行出版。

至于合同,早在各参赛选手将作品提交的时候,就已经签署完毕了。

所有人都一样,15%起步的阶梯版税,首印五万册,体现了保送工程的至高规格。

……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作品是《追风筝的人》,作者顾远。”

“啧啧,这个顾远可了不得啊。”评委主席坐在首位,在白板上调出了作品信息。

“负责这部作品的初审组给出了97.2的高分,断层领先其他作品。”

评委主席笑了几声:“要不是顾远这小子是大家看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还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场发出一阵心照不宣的笑声。

没错,在场的评委几乎都审过顾远的作品,也曾亲自确定过顾远成为某项竞赛的冠军。

“当然,流程还是必须要走的,大家各自说说看法吧。”

一位中年男子率先发言:“顾远之前的短篇,像《竹林中》,展示的是惊人的技巧,但这部长篇,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作家的内核。”

“他不再炫技,而是用一种朴素的、深沉的叙事,把技巧完全融入了情感的表达里。这说明他真正理解了,文学最终是关乎人的。”

说着,他还感叹了一句:“不愧是唐老的关门弟子啊。”

“行了,老李,没必要。”评委主席摆了摆手,“老唐为了避嫌都没来,没必要这么奉承他。”

听闻此言,外界眼里文坛的前辈们,皆是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那我接着说。”一位女评委接过话头,“最难得的是作品的真实感。一个华国少年,能把异国背景写得如此扎实,细节如此经得起推敲,这背后必然是下了苦功的。”

“他笔下的阿国,不是资料堆砌出的,而是带着生活气息和伤痛记忆的,这让整个故事有了坚实的底座。”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部作品最显功力的,是它的平视视角。”

“没错,顾远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也没有猎奇的渲染。他写城市的街巷,风筝大赛的热闹,以及战争带来的破碎,笔触冷静而准确。”

“难以相信这是一部17岁孩子能完成的作品。”

“还有对当地妇女救援组织的描写,寥寥数笔,却充满了尊重。”

“人物形象塑造也很值得称道,比如他对哈桑的塑造,超越了简单的忠诚仆人模板。”

“他写出了这个哈扎拉少年内心的骄傲与尊严,让‘为你,千千万万遍’成了一种主动选择的情感,而不是奴性的体现。”

“文笔细腻,成功升华了人物模板。”

“……”

这部作品罕见地引发了现场评委的集体赞扬。

固然存在评委因顾远年龄而有所考量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这表明顾远已拥有征服这群挑剔评委的实力。

等到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评委主席呵呵一笑。

在场的人立刻停止发言,将目光投向评委主席,等待着他做最后的总结。

他拍了拍桌子。

既赞叹又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本书在可读性和文学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它的故事足够吸引人,能让普通读者一口气读完。”

“同时,它的主题,关于救赎、战争创伤以及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又具有足够的重量,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这是一部能够连接广泛读者的严肃作品。”


  (https://www.xxxqq.cc/4849/4849170/4378999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