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成名,这儿有人吗?”
成名低着头偷偷擦干了眼泪,抬起头就看见周伟一脸热情的样子。“没有。”
周伟把行李放好,把手搭在成名的肩上,白净的脸上挂着诚恳的笑容:“没想到我们在一个车厢!真是太巧了!”
成名勉强扯出一个微笑回应他,目光却落在了周伟的手风琴上。
周伟看出成名有些忧伤,热情地宽慰他:“不要难过!虽然我们离开了家乡,但是我们的家人都会为我们骄傲。”
成名敷衍地点点头,很快他就把目光收了回来,投向了窗外。
车厢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连过道和行李架上都坐满了人,这些人和成名一样都是即将奔赴草原的知青,他们怀着和周伟一样的热情和对扎根草原的理想与陌生的同志大声地问好,很快成了朋友。成名环顾四周,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和兴奋的交谈并没有让他感到愉悦,他感到一些不适,但他也分不清楚是因为这车厢太过拥挤还是因为他无法融入这种激情。成名再次趴在了桌子上,闭着眼睛,却无法睡着,他盼望着远方的草原可以尽快抵达。
与成名和周伟只隔了一个过道的地方,坐着一个瘦高的男孩,虽然名字叫宁安,长得也斯文,但他的性格却十分火热,火车刚一开动就忍不住站起来演讲。
“同学们!请大家静一静!今天我们就要离开家乡,奔赴内蒙古草原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置身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我们不学峭崖下的潜水鸟,我们要做高傲的海燕。要在斗争中,在风浪中一天天长大,在实践中、摸索中不断学习,不断成熟,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自己的未来,才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毛主席万岁!”
大家热情地回应他:“毛主席万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歌唱吧!让我们的歌声传到北京天安门!让毛主席听到我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宁安为大家起了个头,唱起那首熟悉的《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周伟主动奏起了手风琴,所有人都跟着宁安一同唱着:“无边的旗海红似火,战斗的歌声响入云。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我们闹革命……”
女同学们唱得眼泪汪汪,男同学们唱得脸色涨红,这其中唱得最卖力的要数站在周伟后面的邵小刚,他仰着脖子,唱得青筋直跳。他的卖力歌唱无疑让周伟加强了动力,他一面弹着手风琴,一面随着音乐摇晃。有许多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拥在宁安的身边,奋力歌唱着自己的青春理想。宁安被同学们的热情打动,站到了座位上为大家打着拍子。此时,成名仍然枕在座位前的桌子上,火车的颠簸似乎有催眠的效果,但他仍然无法入睡,只是闭着眼。
宁安转身面向身后的知青指挥时无意中发现了睡觉的成名,他略迟疑的目光在成名身上停顿了一下,很快又投入到歌唱的热情里去了。成名的胳膊有些麻,坐起来,把身子扭向车窗外,仍然没有加入他们的意思。
一曲结束,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宁安提议大家一齐朗诵毛主席的《七绝?改诗赠父亲》。
全车厢的男女青年情绪高涨地齐声吟诵起来。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又是这首诗!成名听完大家的朗诵,不自觉地发出了一阵冷笑。整个车厢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个一直拿后背对着他们的青年身上。成名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切,依然对着窗外。宁安本来就对成名不加入他们的歌唱有所不满,看到成名的这一反应,更加不悦。他拨开人群,来到成名身后。
“请问这位同学,你为什么要笑?你是笑我们朗诵得不好,还是在笑这首《七绝》。如果笑我们朗诵得不好,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改进。如果你是在笑这首《七绝》,我们马上把你从这节车厢上扔出去。”
宁安语气很平静,却字字千金。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回答!”所有的青年都对着成名,齐声喝道:“回答!回答!”
成名转过脸,慢慢站起身,看着所有义愤填膺的青年男女,知道自己惹了麻烦。
“刚才……是我笑出声了吗?”
所有人都愤怒地看着成名,算是对成名的回答。
成名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解释道:“各位同学,在刚才的朗诵中,我不由得想到了卫青收复河朔,霍去病封狼居胥,想到了苏武牧羊,想到了岳飞抗金。他们胸怀大志,深陷他乡,壮怀激烈,对酒当歌,燕然勒石,畅然大笑。”
成名的解释虽然有些说不过去,但宁安和众人的敌对情绪渐渐缓和下来。宁安转身又站到了椅子上,撸起袖子,手势夸张地高声演讲。
“既然大家选我当这节车厢的临时车长,那我就好好给大家讲一讲。我跟你们讲啊,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们觉得是什么?”
宁安扫视了一遍大家,同学们没有回答,但依然用热情的眼光期待宁安给他们的答案。
宁安继续说道:“我告诉你们,我觉得最重要的,我们是第一批到草原下乡的知识青年,我们走在了前面,这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我们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走在了火热斗争的先列!”
在周伟的带领下,大家给宁安鼓起掌来。宁安颇为享受众星捧月的氛围,越说越起劲:“同学们,战友们,马克思在高中毕业论文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卓越诗人或者大哲学家,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无瑕的、伟大的人。只有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才承认他们是伟大的!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行动将恒久地发挥作用,永远地存在下去!所以联系到我们自身,我觉得我们不能再等了,既然我们已经走出了划时代的第一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迈出划时代的第二步、第三步甚至第四步呢?”
宁安的演讲让车厢里的同学们分外激动,他们使劲鼓掌,大声为宁安叫好。只有成名,趁着这个间隙又在座位上眯起了眼。坐在成名后面的邵小刚备受鼓舞,尽管他离宁安并不远,却几乎是用喊来表达:“宁安,你说说我们具体该怎么办?”
宁安没有直接回答,他从座位的货架上拿下大提包,从里面扯出一个白布单子,扯出的幅度很大,单子在空中红绸一样舞起,又飘落下来,落到宁安的手臂上。
宁安的目光庄严地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看见这个单子了吗?一个人就好像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现在,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来吧,我们做一次历史的抉择,只要是决心扎根边疆一辈子的人,就在这张雪白的绢布上郑重地签上你的大名。我们将把这份决心托人带到北京去,献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大家纷纷拔出钢笔,开始离开座位向宁安涌来。周伟挤在第一个,正要在宁安的布单子上面挥笔签名,却被宁安一把拦住。
“请等一等。既然我们将来要把这份礼物送到北京去,献给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那我们就应该由衷地表达我们的决心,什么叫由衷地表达?我们的衷心难道是这样轻描淡写吗?大家回答是不是?”
大家不解地仰视着宁安。
周伟也不知如何是好:“那该怎么办?怎么样才不轻描淡写?”
成名此时也睁开眼睛,看着宁安。
宁安把自己食指咬破,手指举在空中,让鲜血流出来,然后示意周伟和邵小刚帮他撑起白布单子,宁安在上面写下鲜红的字:扎根草原,建设边疆。宁安。
所有人被宁安的举动惊呆了,满怀热血的青年们再次歌唱起来,他们唱着《国际歌》,排着队,等待着在那张白布单上写下自己的“豪言壮语”,签下自己的名字。
成名在人群后望着,不时还有狂热的青年从他眼前走过,向前挤着。有人想用别人的血印在自己手上按手印,被宁安发现及时制止:“同学们,我们不能沾染弄虚作假的坏习气,我们要诚实勇敢地面对人生,试想,假如我们连最起码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如何战胜困难?如何去改造思想?如何保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那人立即检讨,奋力咬破手指写下自己的“决心”。有的女知青胆子小,下了几次狠心也咬不破,她着急得都哭了,最后只好来到宁安跟前,闭着眼睛把手指递给了宁安。宁安把女孩的手放在嘴里,坚定地看着她:“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扎根草原,建设边疆!”女孩用力地点点头,宁安使劲一咬,手指流出了鲜血。
(https://www.xxxqq.cc/4850/4850342/4374100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