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三国:我,陶家老二,只想苟着! > 第三十章:露馅了吗

第三十章:露馅了吗


陶应一时间思索着如何回答,只希望,蔡琰别在信里说出自己!

“这位是徐州陶州牧之子,陶应,现正治理一县。”

见陶应没有回答,曹操便代替他回答。

“嗯,不错,也算英雄出少年。”

蔡邕打量了一下陶应,捋了捋胡子,微微点头,“二位请进,来人,奉茶。”

说着,蔡邕将二人请入大堂。

大堂内的家具也有了一定的年分,陶应找椅子坐下之后,也听到了小小的“吱嘎”声。

“其实曹某此次叨扰,也是为了给蔡大人引荐陶公子。”

“他这些日子,截获了黄巾的密报。”

曹操抿一口茶之后,直入主题,“而且,我们先前也剿灭了一小伙的黄巾乱党。”

“嗯?”

蔡邕眉头微微皱起,“这黄巾乱军不是已经被皇甫将军给剿灭了?”

一边说着,他的眼神中也充满了疑惑。

倒不是不相信,而是在思考为什么。

“此时,陶公子应当比较清楚。”

“曹某还在派人追查。”

曹操说着,把话茬子递给陶应,心里也在嘀咕:按照陶应的性格,怎么这么沉默寡言?

“是的,我截获的密报里面,包括了黄劭、裴元绍、何仪,郭泰四个人,他们都在暗中招兵买马,估计等到实力充足,就会再次发动起义。”

陶应硬着头皮开口,“可能会比之前一次,更加凶残。”

他也只能按照自己记忆里对第二波黄巾起义的概述,简单的回答。

“如果这是真的,那老夫定会如实上报。”

蔡邕说着,脸上却有意思难色,“不过……现在朝中无论是何将军还是那十常侍……可能都不会关心这些问题。”

“我也明白,他们觉得张氏三人死了,黄巾就不成气候。”

曹操微微点头,他爹曹嵩也是宦官,自然也知道一些相关的消息。

“若是有足够的人证物证,我愿意相助。”

蔡邕点头道,“但最终,还是得看陛下的意思。”

说完这一话题,曹操便开始帮陶应说买卖的事情。

虽然他已经感觉到陶应今天行为异常,几乎一言不发,但他还是打算做好自己帮忙的这个“角色”。

“蔡大人,实不相瞒,陶公子,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

“他的辖地,缺少粮食,也缺少人手。”

曹操开口道,“若是蔡大人能指点一二,行个方便,他也好在陈留地界做些买卖。”

“嗯……”

“老夫最近,也往下邳那边送了一些粮食。”

蔡邕微微点头,“不过听说盗匪猖獗,送粮的队伍,前进缓慢……”

“陶公子的人手,都是精英,若是让他护送,应该不成问题。”

曹操算是“尽职尽责”,在陶应“摸鱼”的时候,还在帮他想办法。

“除此之外,最好能再召集一些人手……”

闻言,蔡邕有些异样地眼光看向陶应,随即摆手打断了曹操。

“曹将军,你先停下。”

“老夫有些事情,要单独问问这位陶公子。”

蔡邕一边说,一边脸上稍稍露出了一些笑容,以示只是正常的询问。

“那……那就不打扰了。”

曹操微微头,“我就在这儿等着。”

蔡邕缓缓起身,看了一眼陶应,“陶公子,请随我来。”

这么说着,陶应只能硬着头皮起身。

他再傻也都能知道蔡邕肯定是发现了一些什么。

不过这儿是蔡邕的府上,他说了算。

陶应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跟着蔡邕一路穿过门廊,到了后院附近。

走近了一间书房之后,蔡邕挥手指着桌子:“陶公子,先坐下吧。”

陶应微微点头,小声说了一句“谢过蔡大人”,随后才坐下。

“先不管你究竟是谁,老夫有些事情想要考考你。”

蔡邕说着,坐在陶应的对面,好似一个教书先生抽查学生。

“请蔡大人尽管提问。”

陶应心里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哪怕是社死也是死呗。

他只感觉他蔡邕八成会觉得自己绑了蔡琰,这才让蔡琰送信过来送粮食。

现在自己这个“绑匪”竟然登门拜访,论谁,都得出一口恶气吧?

来都来了,陶应也只能做好心理准备,看着蔡邕怎么刁难自己了。

“陶公子,既然你是陶州牧之子,应当也认识一些朝廷的人。”

“不知道陶公子对现在朝廷的人,有什么看法?”

蔡邕思索着询问,从他的样子看,应该是在刁难人。

如果陶应不是穿子,应该直接尬住了。

但……

这个问题,他能回答,而且,作为蓝星现代教育的半漏网之鱼,他都能回答。

这不历史书里妥妥有标准答案么?

“蔡大人,何将军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后宫十常侍应该不同意。”

“黄巾被剿灭以后,他们应该觉得事情过去了。”

陶应深呼一口气,开始回答,“既然外面没有威胁,自然就是这朝堂之上的你争我夺。”

蔡邕用异样的眼神盯着陶应。

他不断打量着陶应,思索着刚才这番话。

一个小子,看样子应该不到二十岁,竟然能把形势看的这么清楚?

蔡邕确实能够感受到这些东西,尤其是在朝上的时候,何进呼来喊去的样子,好像他才是皇帝。

而能够作对的,也只有边上同样有了上朝资格的十常侍。

“那你觉得,让谁来当政才是对的?”

蔡邕缓缓问道,“陶公子,这就是寻常闲谈,不必顾忌。”

他很想知道年纪轻轻的陶应有什么见解。

“都是错的。”

陶应摇头道,“若是汉家天下还要继续,当政者应当是陛下!”

“若不是,那谁上来,有区别么?”

这番话下去,蔡邕深呼一口气,正襟危坐。

此刻,他不再当陶应是个未出世的小子,而是,一个“朋友”。

“依你所言,这汉室还有机会么?”

蔡邕亲自从边上拿了茶具,一边煮茶,一边询问。

“有,若是陛下惊为天人,灭何进,降十常侍。”

陶应说着眉头微微皱起,“蔡大人不会想以谋反的罪名把我送上去吧?”

“那倒不会。”

蔡邕摆手,“只是闲谈罢了,老夫正人君子,既然说了闲谈,必不会拿什么把柄。”


  (https://www.xxxqq.cc/4850/4850863/5027280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xxqq.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xxqq.cc